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然 >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日期:2023-10-05 11:33

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

1.出行避开烈日

夏天外出记得准备防晒装备。 10点到16点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段时间阳光最强。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例如,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如果可能的话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另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物,如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手边,以备不时之需。外出时,尽量使用棉、麻、丝质面料。少穿化纤衣服,避免出汗多时因不能及时散热而中暑。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温季节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就说明你的身体已经脱水了。理想情况下,每天喝 1.5 至 2 升水,具体取决于温度。当出汗较多时,可以补充一些盐水,以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含钾的茶是夏季极佳的饮品。夏季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含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杏、西瓜、甜瓜等,含水量为80%~90%,可以用来补充水分。此外,乳制品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3. 充足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量能量,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以放松大脑和身体系统,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为22:00至23:00,最佳起床时间为5:30至6:30。睡觉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出风口或电风扇下,以免患空调病、热感冒。

为了预防中暑,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充足的体能,达到预防中暑的目的。

2。饮食科学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和适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以补充体能消耗。避免节食。

3。提前做好防晒措施。户外活动时,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戴上帽子,穿宽松的衣服。

4。合理安排饮水。每天喝3至6升水,最好含有0.3%-0.5%氯化钠。避免饭前饭后以及剧烈运动前后喝大量的水。

5。衣服不宜过于暴露。健康专家指出,赤裸上身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和传导散热来起到降温作用。炎热的夏季,最高气温一般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因此,夏天裸胸时会感觉更热。

如果出现中暑,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

1。立即转移至阴凉处或空调房,并进行物理降温。

2。对于体重减轻的患者来说,他们的体温很快就会下降。头部戴上冰帽,颈部两侧及腋下靠近腹股沟动脉处放置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嗪。

如何预防中暑: ★出行时要避开烈日,夏季外出记得准备好防晒装备。 10:00至16:00之间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段时间阳光最强,有中暑的可能。比平常多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墨镜等。有条件的话最好涂防晒霜;准备足够的水和饮料。另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物,如滴水、龙胆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手边,以备不时之需。外出时,尽量使用棉、麻、丝质面料。少穿化纤衣服,避免出汗多时因不能及时散热而中暑。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温季节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就表明身体已经脱水了。理想情况下,每天喝 1.5 至 2 升水,具体取决于温度。当出汗较多时,可以补充一些盐水,以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含钾的茶是夏季极佳的饮品。 ★减肥夏季吃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含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杏、西瓜、甜瓜等,含水量为80%~90%,可以用来补充水分。此外,乳制品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其次,无法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天,白天长,夜晚短。温度很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量能量。很容易感到疲倦。充足的睡眠可以放松大脑和身体系统,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为22:00至23:00,最佳起床时间为5:30至6:30。睡觉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出风口或电风扇下,以免患空调病、热感冒。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星知计划#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紊乱为特征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都是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其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中暑预兆

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出汗过多、四肢无力酸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

如果及时移至阴凉通风处并加水和盐,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度中暑症状

体温经常在38度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还可出现面部潮红、多汗、皮肤灼痛等症状,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快等症状。

如果及时治疗,通常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康复。

★严重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它是最严重的中暑形式。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这种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中暑和中暑四种类型。

・热痉挛症状的特点:多因出汗过多、口渴、饮水过多、补充盐分不足,导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迅速显着下降而发生。当这种类型的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中暑症状的特点:这种中暑多发生在老年人和暂时不能适应高温的人身上。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心悸、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不清。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中暑的症状和特点: 这种中暑的原因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由于直接暴露在烈日下造成的。强烈的阳光穿透头部和颅骨的皮肤,对脑细胞造成损伤,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充血、水肿;由于主要受伤的是头部,所以最初的不适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然后出现昏迷和抽搐。

・中暑症状特点:也有一些人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产生过多的热量而散发的热量不够,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初期,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而快,脉细,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血压下降,逐渐发展为昏迷,全身抽搐。四肢;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后怎么办:

当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中暑前兆或轻度中暑症状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撤离引发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头、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者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若出现血压下降或虚脱,应立即躺下,去医院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对于严重中暑者,除立即将其从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迅速送往医院,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如果远离医院,应将患者移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并给予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的同时,可以将病人浸入湖中或河中,甚至用雪或冰覆盖降温也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患者出现寒战,应减慢降温过程,因为寒战可使核心体温升高(警告: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且不宜让体温降至38.3℃)避免持续冷却,否则可能导致体温过低)。在医院里,应持续监测核心体温以确保其稳定。应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如果抽搐无法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类药物。应经常测量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几天。几周内体温仍可能波动。

如何预防中暑:

★逃离烈日的旅行

夏天外出记得准备防晒装备。 10:00到16:00之间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段时间阳光最强,中暑的可能性比平时高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墨镜等。有条件的话最好涂防晒霜;准备足够的水和饮料。另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物,如滴水、龙胆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手边,以备不时之需。外出时,尽量使用棉、麻、丝质面料。少穿化纤衣服,避免出汗多时因不能及时散热而中暑。

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温季节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就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脱水了。理想情况下,每天喝 1.5 至 2 升水,具体取决于温度。当出汗较多时,可以补充一些盐水,以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含钾的茶是夏季极佳的饮品。

★饮食

夏季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含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杏、西瓜、甜瓜等,含水量为80%~90%,可以用来补充水分。此外,乳制品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其次,无法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充足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量能量,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以放松大脑和身体系统,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为22:00至23:00,最佳起床时间为5:30至6:30。睡觉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出风口或电风扇下,以免患空调病、热感冒。

如何预防中暑?如果我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是在高温影响下体温调节发生紊乱。常因曝晒在烈日下或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而引起。

重度中暑又可分为:

中暑、高烧,是指体内积聚了大量的热量。中暑的人可能会出现困倦、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高烧,体温可超过40度。

热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的人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微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症状。

中暑痉挛:

即与高温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在剧烈劳动、运动后发生。因为大量出汗后只喝水而不补充盐分,血钠和氯可能会降低,血钾也可能降低,引起阵发性症状。肌肉痉挛疼痛(俗称抽筋)、口渴、排尿少,但体温正常。

【辨证治疗】

(1) 轻症

主症:头痛眩晕,出汗过多,皮肤灼热,口干舌燥,口干烦渴,脉浮数。

治疗:以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位为主。针灸采用泻法泻热、祛热。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方乙:大椎解周热;胃中又名血切,用于清血解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2) 严重情况

主症:头痛烦渴,喘息,忽昏厥,神志不清,盗汗,脉沉细。

治疗方法:以督脉上的穴位为主。针灸采用泻法,以补体、泄热、祛热。

处方:水沟、百会、石玄、祛泽、胃中。

方一:如果你昏迷了,就拿水沟、百会来开神醒脑;曲泽为心包经的和穴,火柴中部点刺血液,可清血热;让世玄放血来开神解昏。

【其他疗法】刮痧疗法:适用于轻症中暑。用光滑扁平的勺子蘸上食用油或水,刮擦背部两侧、颈部、胸部和肋间、肩膀和手臂、胸窝和N窝。直至皮肤呈现紫红色。

【中暑总结】

中暑: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导致颅内温度升高。中暑的人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头晕、烦躁、精神障碍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

中暑紧急急救: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让他躺下,抬起头,松开纽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意识清醒,无恶心、呕吐等情况,可以喝咸味清凉饮料、茶、绿豆汤等降温、补充血容量。

人工冷却:

可以用电风扇散热,但不要直接对着病人吹,防止再次感冒。

冰:

也可以对头部进行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将冰块、冰棒、水霜等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并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变红。

每 10-15 分钟测量一次体温。

户外防暑措施及事后急救点

户外运动员经常在山里疯狂追逐。当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时,体内的热量不能充分散发,导致体温升高。大脑中的温度调节中枢受损并停止活动。这是中暑。

中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高烧、呕吐或昏厥,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预防和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时间过长。

如遇中暑,应尽快就医,以免晕倒死亡。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处,松开或脱掉衣服,让其舒适平躺,并用东西垫高其头、肩。

第一次用冷湿毛巾盖住他的头。如果有水袋或者冰袋就更好了。将海绵浸入酒精中或将毛巾浸入冷水中,然后用它擦拭身体。尽可能将其吹凉,使其体温降至正常。

最后,测量患者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如果每分钟低于110℃,说明体温尚可忍受。如果超过110,则应停止使用各种冷却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如果温度继续升高,请再次冷却。

苏醒后,提供盐水饮用,但不要给予刺激物。此外,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提供覆盖物。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