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环保 > 秋分为什么昼夜平分 秋分昼夜平分现象的原因

秋分为什么昼夜平分 秋分昼夜平分现象的原因

日期:2023-10-08 14:51

为什么秋分有昼夜分点?是什么原因导致春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秋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接照射到地球赤道上。因此,在世界大部分地区,24小时的白天和黑夜是平分的,各12小时。

  地球在不断地旋转。在地面上水平移动的物体必须继续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离。根据这一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发射炮弹的运动方向来证明地球在旋转。

  地球在不断地旋转。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定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地球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必须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赤道稍微凸出,极点稍微扁平。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也从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地球在不断地旋转。由于自转速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物体从高处落下时,其向东的自转速度必然较高,并且必然落在向东的位置。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经在很深的矿井里进行过实验。测试结果是:从井口中心落下的物体总是在一定深度处与矿井东墙碰撞,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地球的自转。

  春分日昼夜分点:

  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当太阳位于黄道0°(春分)时,为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接照射在地球赤道上,世界各地的昼夜长度几乎相等(这里不考虑大气对阳光的折射和早晚的影子) )。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从赤道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长,即一天中的白天比黑夜更长。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短,夜晚也变短,即白天比夜晚短。因此,春分也称为升分。

  在南北两极,春分这一天,太阳整天都在地平线以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极附近开始出现为期六个月的极昼周期,且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出现为期六个月的极夜,并且范围逐渐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各地的白天越来越长,但从春分开始,白天只比夜晚长;从夏至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从秋分开始白天比夜晚短。

  原因是:冬至这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然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的白天越来越长。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的白天开始比夜晚长。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然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北半球白天开始比夜晚短。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