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 > 华米:2014年做智能手环踩过的那些坑

华米:2014年做智能手环踩过的那些坑

日期:2023-10-09 11:57

undefined

最终,小米手环干掉了屏幕。我觉得这个产品不能因为10%的需求就难看、省电、成本高。其实,最终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困难。

2. 震动反馈:手环有必要吗?

市面上有些产品,比如Misfit Shine,是没有震动的,我想他们现在肯定后悔了。无论是起床震动的闹钟,还是来电震动提醒,都需要震动功能。

小米手环iOS版现提供iPhone来电振动提醒功能。不知道感动了多少果粉。对于习惯了几千块钱“卖肾”的果粉来说,79元就能买到一个,极其便宜。来电震动提醒工具简直太超值了。

振动功能,对于有宝宝的妈妈来说,早上起床时不会打扰宝宝;有听力损失的残疾人可以通过振动反馈接收信息提醒;机械加工行业的工人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来电震动更是不可或缺。小米手环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人文关怀。

为了提供振动功能,我们的产品设计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小米手环设计中使用的振动装置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供应商从未量产过的振动装置。它的尺寸比所有智能手机上的振动器小一号。由于无法共享智能手机产业链资源,我们只好做行业第一,与供应商一起,一点点提高振动器零部件工厂的良率和产能,甚至介入其中。传入的设备材料本身。质量检测方法的设计。

尽管如此,这款业界最小的振动器仍然占据了整个小米手环30%的空间,让小米手环的“米粒”变大了不少。但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它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用户体验。

3。为了最终的外观所付出的代价

小米手环米粒的底壳采用聚碳酸酯,俗称塑料材质。材质本身很普通,但将这种普通材质运用到极致的却是很少见。如果你留意过各种塑料制品,你会发现“米粒”外壳各部分之间的“断裂”很小,摸起来很光滑。在如此小的颗粒上可以实现如此小的误差。 ,以及视觉上的整合,这需要卓越的模具技术。灯罩、家电、手机的塑料破损比“米粒”大得多。外壳越小,需要的模具技术就越复杂和严格。

采用顶级亲肤材料,虽然比其他材料贵3-5倍,但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打造品牌和声誉的团队来说都是必然的选择。

5. 功耗:如何超越预期

小米手环设计之初,我们并没有特别考虑功耗问题。当时行业内的腕带产品使用时间为7天,最长使用时间为10天。作为一支拥有十多年嵌入式系统设计经验的团队,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但当我们调研发现很多行业主流产品都使用了一年多前生产的智能手机常用的蓝牙芯片+三轴传感器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使用这些产品一年多前生产的。在旧芯片上实施的旧方案。

团队进行了几周的芯片和系统评估后,我们找到了德国Dialog公司,该公司是苹果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它正在设计蓝牙芯片,但这也是它第一次设计蓝牙芯片。筹码风险很大。当我们研究了这款芯片的架构设计以及芯片内部的电源管理机制后,我们发现Dialog利用了很多设计电源管理芯片的经验,使得他们正在设计的新蓝牙产品具有非常低的功耗。我们开始对Dialog团队充满信心,在做了大量的电路测试后,我们决定选择它作为主芯片。当然,为了规避产品整体风险,我们还采用了另一种设计方案,即Plan B。

虽然Dialog在蓝牙协议栈研发方面经验不足,也导致了周期性的芯片固件Bug,导致后续合作研发延迟,但我们通过对产品开发流程的快速响应和改变,已经将其消化掉了。

选好蓝牙芯片后,我们调查了行业内所有的3轴传感器,发现所有手机用的主流传感器都没有考虑用于可穿戴产品,因为手机的电池一般都在2000mAh以上,相比手环的40mAh电池,根本不需要节省那个能量。于是我们不得不跳出手机行业,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了一款被所有智能手机设计师抛弃的传感器。它价格昂贵,但极其省电,因此仅用于美军的智能作战头盔。

由于传感器需要每天 24 小时运行来检测用户的运动和睡眠,因此每一微安的电流都至关重要。当智能手机考虑毫安级电流消耗时,我们考虑的是小1000倍的微安级电流消耗。当我们团队的设计考虑越来越极端时,我们发现整个设计不仅需要在蓝牙芯片和传感器上省电,整个嵌入式软件和电路系统设计也需要调整。

日益极致的追求让设计团队疯狂且压力巨大,供应链也陷入绝望。但幸运的是,我们在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所有的经验之后成功了。我们的产品可以实现100天的运动和睡眠检测时间。营销团队测量了振动、灯光等各种耗电场景后,今年7月发布时公布的指标是可以使用30天,但实际上很多用户可以使用45天甚至60天。

不要迷信前辈或国际大牌。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企业家。只要追求极致,就一定能够有所突破。

6. OEM:不要迷信大品牌

代工厂不难找,但好的代工厂更难找。如果你认为国际大牌整车厂是品质的保证,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全军覆没。所有的代工厂都会告诉你,我生产过国际品牌的可穿戴产品,你来找我生产吧。

这里有几个类别。第一类是国际大牌的可穿戴产品都在这家工厂进行过讨论和试制,但最终可能不会选择在这里量产;第二类是大牌也在这个工厂批量生产。但品质管理一直无法提升,良品率很低,成本居高不下,大品牌纷纷将生产转移到其他有竞争力的工厂;第三类是大品牌仍在工厂生产,但获得的订单份额很低,仅作为紧急补充。

还有第四类,就是帮助大品牌生产。团队人力资源全部投入与大品牌合作。为什么你能拿出这些资源来服务你的创业团队?如果工厂用内部二流团队跟你合作,它的成功故事有什么参考价值?

对于所有创业团队来说,在寻找紧密的OEM合作伙伴时千万不要偷懒,否则你一定会死得很惨。关键是要找到规模匹配、可以紧密捆绑、真正投入资源的代工厂。

7.电池:从0到1的创造

undefinedundefined

不管怎样,未来的路还是需要自己走。智能硬件行业机会很多,未来属于自信的团队。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