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 > 让我们准备好致敬小米帝国

让我们准备好致敬小米帝国

日期:2023-10-09 11:57

让我们准备好致敬小米帝国

文/科技老周

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事情要从昨天接到的一个电话说起。电话那头是深耕手机行业十多年的另一个品牌的CEO。如果只是说小米今年过得不好,我还不足以写出这样的标题,直到今天下午我走访的三个深圳硬件供应商的老板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以及来自一位业内人士的反馈。我潜伏的手机黄牛群(这个群有750多个黄牛,有3套各种抢购软件,可以在小米、华为、魅族等官网和电商平台抢购相应产品、酷派、京东、苏宁)。

结合供应商渠道和分销双方的真实反馈,标题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验证——我们应该准备好向小米帝国致敬!

谢谢

相信即使是最正宗的米黑也会感激小米为智能手机普及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感激小米为中国营销、互联网等培训行业做出的案例贡献。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0年,那一年,小米正式成立。雷军和其他几位创始人坐在一起,确定了后来处处提及的小米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

这个模式是从软件层面的MIUI开始的。机会就是Android系统丑陋的UI和各种不舒服的体验。因此,定位于服务发烧友的MIUI,拥有每周更新一次的疯狂迭代速度和美观统一的UI设计。标准,很容易吸引一大批厌倦了原生Android丑陋的UI和难用的体验的追求爱好者,也带来了大量的粉丝。这些都是小米原来的基础粉丝,也是在小米论坛里不计报酬讨论的人。 、体验并反馈MIUI。

有了MIUI奠定的粉丝基础,在Android原生系统迭代优化效率低下的背景下,小米自然而然地做了一款面向发烧友的小米手机。与所有品牌手机把价格摆在柜台上等待顾客不同的是,小米是第一个将手机拆解并按部件出售的——比如小米手机采用了全球最好、最新的高通处理器,最新的好三星记忆棒、最好的液晶屏……我们把这些最好的硬件整合在一起,选择了代工水平最好的富士康(其实小米原来的大量订单都是由英业达完成组装)组装,再加上我们的MIUI本来就已经非常漂亮流畅并且保持着最快的迭代速度,这款近乎完美的手机售价仅为三星等品牌的1/3。不仅如此,小米还率先将“这款手机比那款手机好”这种原本模糊的感觉以安兔兔跑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完成了对大众消费者“如何辨别手机好坏”的知识普及。 “手机性能品质”——这一举动在喜欢“炫耀”学识的发烧友和准发烧友眼中非常受欢迎,也很有说服力,于是最初的小米孕育的干粮大军就这样成立了。

除了上述的第一之外,2011年的小米还是第一个销售现货产品的手机品牌。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并不是刻意做期货销售模式和饥饿营销,而是迫于巨大的回款压力才被迫这么做的。当时,小米手机售价1999元。费用约为1450元。一次性下单10万台(富士康、英业达最小起订量分别为10万台/万台)。初始投资按定金的30%计算。 4350万,1.015亿元的剩余70%需要在提货时支付。当时,即使有高通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和支持,小米也没有如此巨额的资金来接货和卖货。当您支付了30%的定金但不足以支付剩余的70%的货款时该怎么办?当时,小米做了两件事:1、借钱提货。向谁借?当然,他们都是大渠道商。只有这些大渠道商不仅能帮助小米快速铺货(这里请忽略小米没有渠道包袱的说法),而且还有充足的现金储备。 2、所谓的预售,也就是现在大家越来越反感的期货\饥饿营销,透支了MIUI建立起来的用户和信任基础。虽然借了一笔钱,向一批消费者收取了货款,但距离支付货款的70%还差得很远,所以我就分批提货,按照付款顺序发货,然后再借发出一批后的钱。当我交出一批钱时,我一路跌跌撞撞,被骂。过去,消费者付钱后就会得到一部手机。但付了钱,等了十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收到手机,消费者难免会兴奋和不满。感谢微博,我们救了小米,解决了它的燃眉之急。雷军从黄章那里学会了如何建设社区,因此他亲自回答网友的问题,并在包括小米论坛在内的各大数字论坛上与网友互动(他在MIUI时也这样做过),塑造了雷军的形象后来被媒体称赞为亲民人士。 ,间接帮助雷军完成了造神动作,虽然雷军之前已经是半神了。小米开始动员员工在各个论坛造势。雷军还利用个人魅力和人脉,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招募名人,帮助小米宣传公司。他还开始利用军队制造小米手机畅销的假象。此时,小米手机的热销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并获得了多轮所谓的融资。批量、每次限量销售(官网没有那么多数量卖),是小米没钱接货时必须要做的事情。然而这个方法却让小米尝到了甜头,从此无法自拔。它还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假象吸引了其他厂商开始研究和学习,这就人为地造成了当前手机行业几分钟内几万、几十万就被抢购一空、让人不好意思看到的局面。

从小米2开始,小米手机出货量确实开始上涨。我们这里谈论的是出货量而不是销量。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过,小米挤压、试图突围渠道的做法,确实带来了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就连我们日常使用的微信,也得感谢雷军和小米。雷军创造的所谓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也相继被流传。各种培训机构开始拆解小米模式,大量关于小米的书籍投放市场。故事讲得越多,讲故事的人就会相信。小米2的成功之后,雷军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活动,出席各种演讲。他继续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声誉。小米的曝光,给小米品牌的所谓估值带来了更多的帮助和背书,尤其是雷军获得经济人物奖之后。当然,这些所谓的七字法则和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思维,都是雷军在成功后总结出来的。凡是他说成功的都是对的,凡是他说不成功的也是错的。这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家,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就我个人而言,我还要感谢雷军和小米。作为前巨魔团队的负责人,他通过分包小米项目赚取了数万美元的巨魔补偿,并让我在家呆了一年,过着轻松的生活。别致的日子(睡到自然醒)。

小米的大企业病

成功克服资金短缺的小米已经开始取得成功。预约抢购的模式经过反复尝试,估值也不断攀升。短短几年时间,所谓的估值已经高于经过30年努力的电脑市场份额。联想不断进行国际收购(2015年联想市值刚刚超过100亿美元,而小米市值达到惊人的500亿美元)。被这种泡沫笼罩的小米,从来没有提过上市。是因为雷军不愿意吗?现任上市公司金山软件​​董事长。他怎能不体会上市后套现的好处呢?因为,一旦上市,小米表面的繁荣将需要面临严格的审核。这个水平不能通过宣布出货量来愚弄。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繁荣是经不起认真审视的,所以雷军一直表示小米暂时不考虑上市。那么小米什么时候上市,奖励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呢?答案是——当小米的繁荣不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健康、经得起审计和质疑的繁荣时——遗憾的是,我们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时刻了。

小米从小米2开始出货量就节节攀升,如此快速的发展让小米从上到下逐渐患上了大公司的病。他们傲慢、强势、精于算计、自负、效率低下……全都开始失败。生病。

如果说小米2的成功让小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2013年小米就开始逐步打造所谓的小米生态系统,并试图以极低的价格掠夺性颠覆一个又一个行业。帝国正在衰落,但我们没想到它会来得这么快。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认为这确实是黑客攻击或媒体报道错误。

小米2的成功让硬件供应商抓住了救命稻草。就像长期被关押的囚犯,看到性感美女,就想抱住小米的腿,说:“一旦接受了小米的命令,你就可以……”怀揣着登上人生巅峰的梦想而娶了个富家美女,小米不惜一切代价主动压低价格,迎合小米的要求。随着小米大企业病的加深,小米像预约抢购一样熟练地使用延迟付款、压缩成本等方法。之后,那些本以为通过接小米订单就能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供应商开始担心起来,开始分包给更多、更小的分包商,试图减轻压力。随着华为、魅族等品牌不断与小米竞争,以及其他想要干掉小米的品牌,小米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开始减弱。再加上供应商越来越嚣张,也越来越霸道。渐渐地开始回避小米。也因为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学习模仿甚至追赶,小米的价格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降价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难道不用向其他大渠道借钱来付出维持供给的代价吗? )而黄牛只能亏本清仓,渠道和黄牛手中的小米手机库存已达数百万甚至千万。现在,没有人会接小米的盘子了。此后,供应商开始回避小米,渠道商也不再愿意接受小米的订单。哑铃两端逐渐萎缩、变弱。中间的小米品牌官网再厚又有什么用呢?

小米的大企业病也让小米盲目了,认为专注于手机、路由器、智能电视三大硬件核心,有MIUI,有互联网服务,可以随意复制到其他产品领域和思考。所以我们看到小米什么都不放过,每次进入一个行业都以所谓的极限战斗方式去战斗。然而,虽然带来了该品类的集体降价,却让假货、抄袭、偷工减料的现象越来越多。猖獗。为什么小米手机假货那么多?原因有几个:1、小米好像很受欢迎,很多人都抢着买,有利可图。 2、小米的逐渐嚣张和拖延付款,导致供应商转包过多,导致那些资金压力下的小转包商别无选择,只能做山寨小米产品来“贴补家用”。为什么说现在假冒小米手机越来越少了呢?并不是小米在查处假冒产品方面变得更加积极,而是因为小米在渠道和市场上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吸引力和优势。商家不能早出,无利可图的产品自然会被排除在外。

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冒的小米充电宝?为什么说小米充电宝是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产品?小米正在尝试以成本价销售移动电源,69元的价格打破了移动电源利润丰厚的传统规则。然而,小米的做法对于珠三角数以万计的移动电源厂商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工厂因此破产、解散、关闭。这也迫使那些还在苦苦模仿小米甚至以次充好的厂商偷工减料。说到移动电源,以前移动电源的容量顶多是假的,但现在如果你买了沙芯或者水泥芯的小米移动电源,请务必想当然因为很多采购QQ群里都有很多卖小米整套的厂家。竟然只要11.6元!

那么我们来看看小米的产品试图颠覆的行业,以及现在发生了什么。在手机行业,小米的地位正在逐渐被动摇和超越。小米NOTE这个神奇的产品,一年能开7-8场发布会,这绝对不是偶然。更重要的是,供应商还有大量半成品等待小米提货付款。经销商也在销售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商品,希望消费者赶紧购买。那么电视行业呢?除了乐视的强劲竞争外,还有传统电视厂商逐渐互联网化,我不认为小米用索尼的屏幕做电视比索尼好多少(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全部,而且绝对不是用所谓的不同测试方法来解释的))。手链呢?除了降低了手环的价格,让买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新鲜感之外,它仍然是一个廉价的玩具,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路由器被诟病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信号差、虚假宣传、各种bug是最受诟病的。显然,他们没有颠覆任何人。规模怎么样?也不存在颠覆。相信很多人还记得空气净化器的抄袭事件。与美的联合发布智能空调,看起来更像是魅族发布会当天抢点曝光度和存在感的笨拙表演(你见过只有产品线草图、没有效果图的发布会吗?)。智能插座除了多了几个USB口之外,没有任何智能功能,也无法与所谓的MIUI进行交互。传统巨头公牛的响应速度也很快,这并没有给小米带来任何优势。净水器?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大概就会知道它永远不会颠覆人们喝白开水、茶、咖啡、果汁、纯净水、矿泉水等的习惯。

去小米官网看看吧。除了手机、电视、路由器……小米实际上还销售其他几种小玩意,尽管它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子商务平台。雷军所谓的终极焦点已经找不到了。 “快”这个词与小米无关。看看雷军微博上的吐槽就知道,小米的名声也没有了。小米手机的品质依然饱受诟病,这些年也没有任何进步。高管们忙着演讲、到处受人敬仰,却忘记了应该改进的完美和重点。

毁灭从自己开始

虽然年年都有人唱衰小米,但2015年却是小米下滑最为明显的一年。来自媒体的证据是,小米在京东618促销期间从榜首跌落。小米的人立即表示,官网取得了小米最大的销量。反正外人也不知道具体数据,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有自媒体观点认为,小米手机的迭代周期越来越长,人均交易额从1500元下降到400至500元。我要补充的是,供应链不仅在躲避小米,而且还在带着小米产品去山寨赚钱,而在幕后,小米赖以生存的渠道商和逐利黄牛也开始了逃离小米。

雷军等高管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各种投资、各种合作、各种产品,更像是小米病的症状和急于求医的症状。小米进入了一个怪圈——试图颠覆一款产品,却失败了;尝试更换其他产品,却再次遭遇挫折。等等。

小米帝国的根基正在动摇。最初入手的发烧友要么感觉不到小米的热度,要么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市场的选择也增多了。红米低端手机的加入,让小米消费群体的综合传播力大幅下降。试图全盘夺取的傲慢和自负,让小米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但收获却有限。强势与压迫,迫使供应商敬而远之、回避,而粗暴单一的营销方式、价格体系的频繁变化、竞争对手的模仿与超越,又导致经销商不再感兴趣。这一切都证明了小米帝国的弱点。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生态圈,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鸡蛋了。

可以解决吗?

撕下来!

或许可以将小米拆散,分成几个业务部门,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否则,很难保证小米不会成为第二个凡客诚品。

小米手机事业部专注于手机产品,逐步寻找属于小米品牌新定位的受众,提升产品品质,提升服务标准。

小米电视独立运营,加大内容合作,建立产播体系,完善小米电视生态圈,丰富电视周边设备品类,如家庭影音中心、游戏中心、家庭投影等。

小米路由器、手环、插座、体重秤等等,绝对没有可以扔掉的包袱,能精简的物品就尽量精简。

请雷军带领小米重新找回他总结的:完美、专注、口碑、速度!现在小米已经失去了这一切,正在成为一个兼具大公司所有病症的病人。

【作者】:@tech老洲 互联网与数字科技行业观察家、硬件企业家、营销爱好者、前媒体人。欢迎关注、交流。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