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学 > “取消生育限制”之后是“房贷还款到80岁”,他们着急了!

“取消生育限制”之后是“房贷还款到80岁”,他们着急了!

日期:2023-09-27 20:35

为什么我们鼓励生育、放宽生育限制,却找不到解决就业压力、降低育儿成本的方法?为什么宁愿延长房贷还款年龄,也不愿降低房价?为什么那些为人民求情、深入谈论年轻人困境的专家不上热搜,而那些要么主张买房、要么主张天天生孩子的专家却频频上热搜?

事实是,他们讲的和普通人讲的不一样。老百姓讲的是生活,讲的是生意!

35岁失业、裁员危机、房贷停贷、性别歧视,是职场人最真实的生活经历。他们就像互联网浪潮中的游泳者。他们刚刚在水里游了两圈,还没来得及提高游泳技术,就已经被年龄的波浪卷回了海滩,取而代之的是更年轻的工人。一次又一次,35岁的她成为了时尚互联网抛弃的对象。号称年轻、创造力,其实只是劳动力的挤压。 !



如果你看看股市、基金回报、商店倒闭数量、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数量、失业人数、结婚率、生育率等等,你就会明白,很多人都堕落了陷入生存危机。

生存是第一要务。当一个社会连稳定的生存环境都无法提供的时候,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生育能力。

所以根源在于经济,而不在于生育,也不在于贷款期限和还款年龄。这些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就是为了减少资产的缩水,填补已经形成的资本赤字!



60万亿元地方债务危机、社保赤字、养老金不足、疫情三年累计3000万毕业生,以及目前裁员、失业率高达20%的就业形势,问题是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中产生的。

相信大家都听过“预算”这个词。 “预算”是对未来的估计,是把现有的全部储蓄花掉,通过借贷、融资等方式将钱投入到生产中,以获得未来的高回报。

住房贷款就是这样一种形式。购房者只要买了房子,就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抵押贷款。只要还清抵押贷款,房地产这个金融载体仍然可以获得高额回报。还款期至少30年,然后就有30年稳定的资金来源。一旦这个房地产变成这样的“摇钱树”倒下,财政危机就会来临。



别说人口,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人口,那么成本就可以预算给子孙后代。比如“养老金”、“社保”等,其实都是一个资金池,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花掉。存钱的主要人群是子孙后代,未来的人口。如果人口达到悬崖,势必导致池入不敷出,产生危机。



因此,“楼市泡沫”和“生育率下降”成为政府最头疼的问题。

为了鼓励大家买房,出现了很多“专家”。他们要么呼吁楼市拐点,要么主张“六个钱包”买房。许多地方政府已将公务员考核与购房挂钩,但仍无法挽救不断下滑的楼市。



所以年初的第一枪就是稳定楼市。恒大、碧桂园、万科等都获得了央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资金修复楼市,稳定楼市的金融载体。

然而央行此举并不能解决地方60万亿的财政赤字,于是地方政府着急了,纷纷采取了“贷款期限可延长至80年”的政策。可想而知,地方财政已经“空虚”到什么程度了!

专家还可以谈论“买房”,但谈到生育问题,专家却无能为力。她们只能喊着“三胎补贴”、“三胎拿钱”,用蝇头小利去赚小钱。要诱惑所有人,不能用“房价上涨”、“楼市拐点”来吸引所有人。此外,专家对此也不感兴趣。他们的钱都在房地产上,而不是在“社保池”里。



生孩子需要政府干预,因此四川出台了“取消计划生育”的政策,随后广州、陕西、安徽等地也出台了同样的政策,目的是提高生育率。至于如何养育孩子,他们并不关心。

因为不重要,上层设计师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但是抬轿子的人和负责国家大机器运转的人有更多的需求。所以,劝你生下是他们的责任,剩下的就不归生育部门管辖了。

这里最特别的是专家。专家的出现是一个探索的窗口,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一个途径。 《狼嚎》的故事可以骗人一次,但骗不了人多次。当他们站在高云之上,俯瞰众生,并用他们认为是众生的智慧来引导他们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逃脱了。人们变成了贪婪的贪婪者和令人厌恶的对象。



这个时代,有很多为人民发声的专家。比如,敢于为农村问题发声,却遭到专家围攻和谩骂的温铁军教授,竟然能说出中国人民负债累累,“每花100元,应该花50元”。偿还债务。”社科院专家李阳等人。

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愚弄大家,谁在解决问题,人们还是看得一清二楚。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