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乌克兰大饥荒真的是种族清洗吗

乌克兰大饥荒真的是种族清洗吗

日期:2023-09-29 06:44

乌克兰大饥荒(拉丁语译:Holodomor,意为“因饥饿而灭绝”,源自“моритиголодом”,意为“因饥饿而杀人”),是1932年至1933年间发生在苏联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大饥荒。 . 饥荒。

据估计,大约有315万至718万乌克兰人在此次事件中死亡。尽管同一时期整个苏联都发生了饥荒,但“Голодомор”一词通常用来特指发生在乌克兰少数民族地区的饥荒。

当代大多数学者认为,乌克兰大饥荒是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背景下发生的一场灾难。造成饥荒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在乌克兰,饥荒有时被认为是针对乌克兰人的蓄意行为,在当地也被称为“饥荒种族清洗”。

历史学家认为,苏联政府在助长饥荒方面发挥了作用,使其后果更加灾难性。一些乌克兰人认为,苏联对大饥荒的责任相当于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并认为苏联专门利用大饥荒来清洗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其行为在法律上已构成种族灭绝。

在实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大批苏共党员被派往农村,动员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他们在乌克兰遭遇了被动和主动的抵抗,最终导致乌克兰“富农”阶级被集体逮捕和流放。

大量善于耕种、有农业经验的乌克兰农民被划为“富农”,其家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和中亚,导致乌克兰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下降。被免除驱逐的农民不愿意务农,因为担心被划为富农。直接结果是1932年乌克兰粮食产量锐减。

预计当年全苏联粮食可收获9070万吨,但实际收获仅55至6000万吨。苏联政府收购的粮食数量也从预计的2650万吨减少到1850万吨。

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1932年8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新法令,将“盗窃集体农庄财产”判处死刑。该法本质上禁止农民将任何农产品据为己有。截至1933年1月,已有79,000名农民因这一罪名被捕,其中4,880人被判处死刑。

继禁止农民占有收获的粮食后,苏共政治局于1932年12月6日再次发布密令,将乌克兰境内一切生产资料(农具、牲畜、种子)收归公有,并禁止占有任何粮食。和制成品进入乌克兰农村,乌克兰各地禁止场外买卖商品和农产品。此外,还向乌克兰农村地区派遣了搜粮队,没收了农民的剩余粮食、口粮和籽粒。

这些惩罚措施实施几个月后,1933年春天,乌克兰全国发生了极其严重的饥荒。

苏联共产党和乌克兰政治局发布了一些补救命令,包括向饥荒地区运送32万吨粮食,但与此同时,粮食运出乌克兰的情况并没有停止。那年春天,俄罗斯西部和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加剧了饥荒。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禁止灾民外出。乌克兰与顿河流域之间的通讯中断,前往这些地区的旅行也被禁止。任何未经许可试图离开乌克兰的人都会被当作“阶级敌人”逮捕。留下了大量食人行为的证据。

苏联官方宣传报纸上写道:“吃自己的孩子是一种野蛮行为。”超过 2,500 人因食人罪被定罪。

1933年冬天和1934年春天,乌克兰的天气状况有所好转。 1934年,农业丰收,乌克兰饥荒逐渐消失。

从 1933 年开始,苏联官员使用了新的粮食统计方法。他们没有实际得到谷仓里的数字,而是用“生物产量”来极度夸大农田的产量,目的是迫使集体农庄上交更多的粮食作为口粮。结果,苏联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农业产量超出了任何外国专家的想象。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在研究中试图修正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数字。

由于缺乏官方统计数据,乌克兰大饥荒中的死亡人数只能是估计。除饥饿外,营养缺乏和抵抗力下降引起的疾病感染(主要是斑疹伤寒和伤寒)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死者中,81.3%是乌克兰人,4.5%是俄罗斯人,1.4%是犹太人,1.1%是波兰人。还有大量白俄罗斯人、匈牙利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在乌克兰饥荒中丧生。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