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日本大化维新的始末孝德天皇变法

日本大化维新的始末孝德天皇变法

日期:2023-10-04 12:34


 日本大化改革
 公元645年(光国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飞鸟板宫太一殿建成。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待“三朝鲜”使节,并举行“进贡”仪式。 “吱呀”的一声,所有的宫门都关闭了。太子大哥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高儒禄。在场的不少贵族都震惊了。原来,这是皇子、中代兄长、中富神津等人为了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日本是一个由几个大岛和几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之一就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干涉。当时,海洋仍然是人们与外界交流的最大障碍,因此其自身的改革极为必要。公元3世纪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更大的政治势力——大和国。大和国原本仅限于本州中部的大和地区。大和国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占领了周边地区,领土也变得越来越大。 5世纪时,这个国家统一了现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日本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 ?将土地和其上的人民分给皇室和大贵族。大和国将土地分为村庄和农场两部分。前者属于皇室,后者属于贵族。与此同时,劳动人民也分裂为两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隶,主要用于家务劳动,另一部分是部落成员,主要用于生产工作。部民是日本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在大和国对外征伐的过程中,一些投降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体重新安置,保留了原来的部落组织,继续在原来的土地上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保留着原来的血缘关系;另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专业生产的部委,其工人也称为部委。按分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称为田部、米部,从事手工业或其他工业生产的一般称为工部。产品部内部根据行业不同分为缝纫部、锻造部等。在大贵族的庄园里从事特殊劳动的部落成员以他们的主人的名字命名。部落成员有自己的家庭和生产工具,可以拥有少量的家产。主人不可以随意杀害或买卖自己的人民,但他可以像奴隶一样将他们作为礼物送给别人。因此,部落成员和奴隶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时,部落成员和奴隶占日本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贵族和部落成员之间,还有大量的平民。他们的地位也因财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刻面临着成为部落成员的危险。大和国基本统一全国后,失去了继续向外扩张的地理环境,内部竞争开始了。一些较大的贵族力图单独掌控中央权力,并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6世纪之前,相对强大的物部氏族控制着政府。后来,新兴的苏我氏变得更加强大,打败了物部氏,夺取了中央政权,拥立了一个对他们有利的天皇。须贺家族嚣张跋扈,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吞并土地,无情地剥削百姓。许多平民也被剥夺了土地。土地和财富持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落成员和平民纷纷起义,抗税逃亡。公元6世纪,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如何寻找更好的治理方法来取代过时的政府部门和民主制度。于是,日本出现了向中国学习的改革。改革从上层开始。
曾我伊名(? - 570)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曾担任过两位皇帝的大臣,掌管朝廷的财政。他本人与从中国来日本的人有很多接触,与大陆移民关系也很好。当时与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国,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一些上流贵族年轻人向中国学习已成为时尚。早在公元5世纪,日本就与中国南方的刘宋王朝和朝鲜的百济有着密切的交往。来自亚洲大陆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不断传入日本。 555年,曾我伊名在吉备五郡驻军,但许多部落成员逃离。后来,他尝试了编制户籍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落成员很少逃脱。这种做法得到了皇帝的嘉奖。采用建立户籍的办法,把原来以土地为单位的人转变为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者。这些小生产者每年直接向国家缴纳贡赋,实际上成为自由的国家农民。然而变法的想法遭到了朝廷中顽固势力的反对。物部氏的物部大戈是掌管军事的大贵族,他极力维持旧的统治方式。此次引发双方直接冲突的事件是佛教信仰问题。 522年,百济王将佛像和佛经献给日本。在朝堂上,钦美帝询问大臣们是否可以拜佛。伊南主张崇拜佛教,以佛教统一国家。大戈坚决反对,认为佛教会给日本带来灾难。还不如继续供奉各氏族的神明呢。半个世纪后,两股对立势力再次交锋。 587年,读明天皇去世。由于王位继承问题,伊名之子须真子与小乡之子物部守矢进行了决战。八神之战中,物部氏被击败。诹访麻子控制了朝廷。首先立泊天皇,592年立侄女为推古天皇。
(责任编辑:admin)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