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夏季天气特征和耕作指南

夏季天气特征和耕作指南

日期:2023-10-05 02:53

夏季气候

虽然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贵阳等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暑热前后日平均气温依然在22摄氏度以上,虽已是夏季,但此时南下的冷空气数量增多。 ,温度逐渐明显下降。

我国古代把夏季分为三个时期:“初夏,鹰祭鸟时;二时,天地初静时;三时,五谷熟时。”开始出现。”在这个节气里,老鹰开始大量捕食鸟类;一切都开始枯萎; “禾”是指黍、黍、稻、高粱等农作物的总称,“鼎”是成熟的意思。

华南地区夏季暑期全国平均气温普遍比初秋低1.5℃左右。有的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地区日均气温可能连续三天以上低于23℃,影响杂交水稻开花。

但由于华南夏季炎热仍基本受夏季风控制,华南西部地区最高气温经常超过30℃,华南东部地区超过35℃。尤其是在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干旱持续的年份,更能感受到“秋虎”的余威。进入西北高原,正值夏秋季节。海拔3500米以上,已是初冬,牧场逐渐枯萎,霜雪日渐增多。

农业安排

夏季结束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变大。白天温暖,夜晚凉爽,非常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作物成熟快。民间有“暑天一夜变田”的说法。

黄淮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区早中稻收成十分不利。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足的雨水尤为重要。如遇干旱,需及时灌溉,否则会导致穗小、空壳率高。

夏末是华南地区降水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变的初期。此时,中南地区的降雨量往往是一年中的第二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期间还要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季节农田用水,必须认真做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

夏季酷暑至秋分,高原地区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此时也是中稻收割的旺季。常年夏季,华南地区日照仍较充足。除华南西部地区外,阴雨天不多,有利于中稻收割和棉絮的生产。

然而,再过几年,正如杜甫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暑气已过,烈日已化为雨”,秋雨也将提前到来。因此,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做好充足的准备,抓住每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抓住收获和晒太阳的机会。

另外,应追施肥料,保证籽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宜过晚,以免造成过度绿化、迟熟。南方的双季晚稻在炎热季节结束前后都会出现圆秆,因此需要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已经形成棉铃和皮棉。此时气温普遍仍较高,阴雨、日照不足,会造成大量烂棉。

在精剪、将植株推成垄、去除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时,及时喷洒波尔多液也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棉铃腐病。暑热前后,春薯块茎膨大,夏薯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开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保障。此时过早暴露对良率影响严重。

从这一点来看,“夏雨如金”的说法是务实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要及时蓄水保湿,防止早秋播种,推迟冬粮播期。

各地农耕活动

公历八月,立秋、暑气结束。农业习俗和活动概述如下。

山西:秋粮锄地、麦田耙地、棉花割病;南方计划播种小麦,晋中棉花见顶;晋北以积累肥料为主,采集亚麻、谷子、小麦。

河北:立秋,暑气结束,迎来丰收的好消息。小心收割,小心搅拌,不要损失任何谷物。大茬早犁,为秋播种做准备。对于深秋作物,加强管理。红薯追肥,黄烟培土。棉花适时修剪、打顶。

山东:天气炎热,风凉,正是收获、下田的季节。收割和犁耕同时进行,耙糖以保持水分。深秋管理,将加强措施。种植秋季蔬菜和杂草的幼苗,以防止饥荒。各种害虫,综合防治。浇水和追肥,以确保幼苗茂盛。

湖北:盛夏多雨,米粒中等大小。立秋时如果不下雨,收成就收一半。如果夏天有雨,就很难留住了。立秋无雨,向天祈。田里的一切都会歉收。初秋下雨人们都高兴,夏末下雨大家都悲伤。

河南:立秋后,暑热持续,正是给草施肥的好时机,拔出大草放到秋垅里,早耕麦田。

吉林:八月立秋开始炎热,我们把草拔起来放到田埂上晒稻田。

江苏:立秋收早稻,夏雨如金。

上海:立秋后,暑气来临,翻耕土地,准备种植秋菜。晚稻出苗时,勤浇水,籽粒肥美,人就会幸福。

浙江:立秋时节,农忙,蔬菜、粮食品种繁多。深秋要勤施肥,提早防治病虫害和风害。

安徽:立秋种白菜,夏末摘棉花。

湖南:立秋,炎热的天气逐渐转凉,玉米、水稻全部收割。

福建:八月立秋,暑气来得快。种菜管粮并举,管田防治病虫害,烤田防稻落。

云南:立秋八月最热。秋剪棉枝、修剪红薯、播种荞麦,除草除虫,确保高产。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