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体育 >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你听过的哪些歌曲,使你有所触动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你听过的哪些歌曲,使你有所触动

日期:2023-09-27 12:07

本文目录

  •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 你听过的哪些歌曲,使你有所触动
  • 普工去深圳上班好,还是去东莞上班好
  • 明朝后期毛文龙驻扎的皮岛是今天什么地方他又是如何牵制后金的
  • 毛文龙在明清战争中作用究竟如何袁崇焕杀错他了吗
  • 《三国演义》小说里,刘备为什么称赞“子龙(赵云)一身都是胆”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于贾平凹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有色眼光:他本人就是穷孩子出身。这是他对自身生长的环境、经历的时代,一路而来的经验之谈,也是对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的历史和现状的观察结果。这是一种虽未免粗糙、却自有其道理的人性论。它的立论基础,是从外在环境对人的刺激而言的。

富人的社区温暖宁静、彬彬有礼,而贫民窟里处处是械斗和辱骂,并不是因为富人有多高尚,而是他们实在犯不着用这么直接的方式去得到什么。

所谓“贫苦多怨,恨结恶缘”。一个凡夫俗子,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从外境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时,很容易个性偏激。最近,仅仅一个江歌案的刺激,就导致很多人教育自己的孩子:先保护好自己,再谈善良公义。何况一个长期生活在贫穷环境中的人呢?对江歌案中被人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刘鑫,每一个谴责她的人,都会先说一句前提性的话:我恨的不是她当时没有走出来,因为如果是我,我也不见得有这个胆量去迎接凶手的刀子。——先保护好自身的利益,再考虑他人,这被认为是一个正当的、合乎人性的选择,那么合理的推论:如果一个人自己饭都不够吃,那么他更可能把自己的半碗饭让给别人,还是整天琢磨着从别人碗里多弄点来?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在买车票等公共场合,你常常看到成群结队大包小裹的农民各种插队跨栏、推搡冲挤,但这时你会发现,你很难把那套“不文明”的批判用在他们身上,那会让你非常别扭——这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语言。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讲文明,懂礼貌”这件事,并不能让他们多吃到一碗饭。

当然,如果社会大环境,是给穷人以尊严,那么这种情况就不易发生。但是,在一个“笑贫不笑娼”、贫穷就是罪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穷人要活得不残忍,实在很难。在一个价值颠倒、利益至上的大环境中,穷人的生活常常是赤裸的丛林法则:他成天不高兴,对世界满怀恶意,世界对他也满怀恶意。一个恶性循环。

在热播的悬疑网剧《白夜追凶》里,第一个凶犯就因自身的贫穷和不幸,看到别人对幸福不珍惜,而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

所以才有人苦心劝告:千万不要对那些底层的劳动者——餐厅服务员、快递员、送餐者、保洁工、保姆们吆五喝六、随意驱遣,并不是他们比别人更坏,而是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们为了生活,看了多少脸色,积压了多少负面情绪。

那么“仗义每出屠狗辈,负恩多是读书人”,又怎么解释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同样可以说出的合情合理的“人性论”。

其实,富贵还是贫穷,都是外在环境,而环境只是一个次要因素,它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善恶选 择。“容易”和“常常”,都是一种可能的倾向性,并非必然。如果,贫穷一定导致恶意,富贵一定令人善良,那么就变成一种极端可笑的“阶级论”和“机械论”了。

如果外在环境给我们什么刺激,我们就必然有什么反应,这不是“人”的生活:一个刺激,一个反应——这是禽兽的生活。

人的宝贵之处,在于可以选择。你可以选择贫贱不屈,也可以选择人穷志短。你可以选择为富不仁,也可以选择乐善好施。就怕你不知道,不承认,不相信,你还有选择的能力。

我有一个早年当兵的朋友,为了不至于两年“复员”后,回到家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努力找关系“提干”,其中不知遭遇多少世态炎凉,虽然打拼成功了,成家立业,但家庭生活并不如意,后因爱人出轨而离婚,而他的偏激人格也根深蒂固地形成了。他曾非常愤怒地对我说:“别跟我说什么因果报应,那都是没有的事。我从来没见过善有善报,从来没有!”我可以理解:因为他的生命经验,是成也残忍,败也残忍。对别人残忍,也对自己残忍。他看不到有别的模式,有别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这样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马戏团着火了,一些动物跑出来,一些动物却烧死在里面。跑出来的动物,都是刚“入团”不久,野性未驯,而烧死的那些,是被关了很久,早已认命的——它们被铁链锁惯了,它们认为挣扎无用,世界就是这样。

你听过的哪些歌曲,使你有所触动

谢邀请;

当我想一个人清净的时候,都喜欢些伤感的情歌,比如“相思的债”还有……!!听歌解除烦恼净化心灵,放下欲望看人生,每当听着歌祈愿不要难过的折磨自己,一生随缘平安是福,一切顺其自然吧!过最简单的生活。

普工去深圳上班好,还是去东莞上班好

做普工去深圳找,深圳普工的底薪最低是2130元,东莞的普工最低标准现在还是1550元。现在都没有加底薪。普工一般都是要靠加班工资才能得到比较高的工资,相对来说深圳的底薪高,加班工资高很多。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在深圳上班工资一定高多了。

可能有的人说深圳比东莞的消费高,但只要找包吃住的工厂。平时节省一点。工资高点总容易节省出来!再说你都做普工了,不努力攒点钱出来。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难道你还想一辈子做普工下去!

所以如果做普工,尽量去深圳去找。打工就是为了多挣点钱。深圳工资高点!




明朝后期毛文龙驻扎的皮岛是今天什么地方他又是如何牵制后金的

毛文龙驻守的皮岛对于明朝而言至关重要,只要皮岛在明朝手里存在一天,后金就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皮岛的由来

说来也滑稽,皮岛原本并不是明朝的领土,而是属于后金的领土,之所以落到明朝的手中,主要是因为明朝的一场战败。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日,位于辽东前线的辽阳失守。由于辽阳失守的速度过快,作为辽东经略的袁应泰根本做不出任何应对措施。

为了不落入敌手,袁应泰仓皇自尽而死,而他直接指挥的数万士兵则全军覆没。

一时间,到处是残兵败将。这些残兵败将全部往一个方向跑,这个方向就是关内,只有关内才有守军。

在当时的众多残兵败将之中,就有毛文龙这个败将所率领的残兵。

一开始,毛文龙也想往关内跑,但是由于努尔哈赤的进军速度太快,如果他跑的话,只能跟在努尔哈赤的屁股后面跑,努尔哈赤突然间回过头的话,他就得全军覆没(当时他的手下只有两百人)。

情急之下,毛文龙选择下了一招险棋,那就是挥军攻打镇江。

镇江处于后金的腹地,但这个腹地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靠近海边,走陆路是肯定走不到镇江的(有守军),但是走海路则能够畅通无阻。

毛文龙率领着两百人航行到镇江,趁着夜色进行攻打。当时的镇江守军有上千人,这上千人包括守将佟养真都没有想到,明军居然敢跑来他们的大后方。

出其不意,再加上是夜色进军,后金军琢磨不出明军有多少人,一时间军心大乱,上千余人被两百人一一歼灭,守将佟养真战死。

努尔哈赤向来都是主动出击,从来不被动挨打。当他得知自己大后方被偷袭的消息,一怒之下举兵大规模攻打镇江,准备让毛文龙死无葬身之地。

努尔哈赤兵力数十倍于己,毛文龙并没有愚蠢的一直驻守在镇江与努尔哈赤拼命,迎接必死的结局,而是选择了退守位于镇江后方的皮岛。

由于当时的后金军并没有水军,只能一个个眼睁睁的看着毛文龙安全撤退,站在岸上骂几声,过过瘾。

这时,皮岛正式落入明军的手中。

位置与骚扰

当时的毛文龙率领两百人位居海外的皮岛,而皮岛仅仅只有不到二十平方公里,按道理来说毛文龙的生活应该过得很不容易才对,可事实是毛文龙的生活过得十分滋润。

毛文龙除了有打仗的头脑,也有经商的头脑,并没有靠着明朝的接济在岛上混日子,而是选择发展经济。

毛文龙从明朝进口货物(说实在的其实也算不上是进口),然后拉到皮岛上卖。平常到明朝去进口货物的朝鲜、日本客商,见皮岛上有货物卖,也就不到明朝去买,而是直接选择在皮岛买。

朝鲜、日本客商选择在皮岛买货物,并不是因为皮岛的货物便宜,而是因为对于朝鲜、日本客商而言,皮岛相比于明朝更接近自己的家乡。

皮岛位于鸭绿江附近,处于朝鲜的眼皮子底下,距离朝鲜近,自然距离日本也近。朝鲜与日本的客商在货物同等价格的情况下,哪里会长途跋涉到另一个地方去购买(后金也有人与毛文龙有生意上的往来)。

毛文龙一边拿着朝廷的补助,一边往商品里面抽税,日子过得要多滋润有多滋润。原本手下只有两百人,到最后竟然有三万人。

过上土地主生活的毛文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时不时的就派出一支军队骚扰后金。

后金后方的城池基本上都遭到过毛文龙的攻打。最主要的是有的时候还能够攻打下来,就比如金州、耀州、义州。

努尔哈赤恨不得扒了毛文龙的皮。

就是因为毛文龙的存在,害得努尔哈赤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为害怕一发动进攻,毛文龙就在他背后捅刀子,防不胜防。

毛文龙像个蚊子一样,努尔哈赤一不注意就扎,一注意就飞走。

不服从命令,迎来一死

毛文龙一个人孤身海外,他打了哪场仗,不打哪一场仗,朝廷都一无所知,正是因此,他打了哪场仗,不打哪场仗,都是出自他一人之口。

而根据朝廷的规定,将领在外打下胜仗,朝廷是要给予一定的报酬的,毛文龙抓住这一点,多次谎报战功,索取朝廷的报酬。

由于毛文龙驻守的位置过于重要,在当时只要是个人都明白,他毛文龙虽然不能够灭掉后金,但是却能够有力的牵扯后金不敢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正是因此,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将毛文龙供起来,只要他把战功发过来,基本上都会把报酬给他发过去,这一来一去玩的不亦乐乎。

谎报战功的毛文龙不但没有受到朝廷的惩罚,而且还受到朝廷的嘉奖,就连常年当木匠的天启皇帝都特地给他赏了一把尚方宝剑,派使者到朝鲜的时候,特地叫使者去看他一眼。

说句实在话,只要是个人活成毛文龙这样,都会变的嚣张,连皇帝都不敢惹我,你算个什么东西?毛文龙虽然不是辽东地区最高的军事将领,但是却刚违抗辽东地区最高军事将领的命令。

对于对后金的战争,他想打就打,他想不打就不打,任何人的命令他都不听。

以至于到崇祯初期,朝廷有人建议减少军费制裁毛文龙,但是最后崇祯并没有听从,因为怕把毛文龙逼反。

其实就算崇祯减少毛文龙的军费,对毛文龙而言也造不成多大的损失。因为朝廷给的军费根本就供不起他岛上的三万士兵。

鉴于毛文龙不听话的行为,新任辽东地区最高军事指挥将领袁崇焕采取的措施是——杀。

在袁崇焕看来,辽东将领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他的指挥,才能够收复辽东。毕竟他在离开朝廷之前,向崇祯许下了诺言,五年之内,必定复辽。

要知道君前无戏言,他说下这句话,实现不了就得死。

毛文龙的兵虽然是自己招的,他也不听朝廷的命令,但实际上他是归属于朝廷的,他的兵也明白这一点。

正是因为他的兵也明白这一点,以至于袁崇焕在他的防区内就用上方宝剑把他杀了(毛文龙也有一把尚方宝剑,但那是前任皇帝赐的)。

毛文龙当时占据的领土并不上一个皮岛,在后金的后方也占据着一部分的领土,由于毛文龙的死,前方将领又无能,以至于在后金后方占据的领土被皇太极一一收复。

毛文龙的兵是毛文龙招的,毛文龙被袁崇焕杀的当时,虽然并没有人敢站起来造反,但是随着袁崇焕的离开,毛文龙的兵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向后金投降。

皇太极这下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结语

袁崇焕这么想都没有想到他杀了毛文龙,同时也杀了他自己。崇祯二年,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直接扑往明朝境内,一路冲向北京,竟然出乎意料的攻到了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

由于袁崇焕在这场战争中的不作为,不服从崇祯的命令,如果服从崇祯的命令,在北京城的外围布控,皇太极就攻不到北京城下了。群臣纷纷指责袁崇焕是奸细,以至于袁崇焕步入了毛文龙的后尘,不得善钟。

毛文龙在明清战争中作用究竟如何袁崇焕杀错他了吗

确切来说,毛文龙在明清战争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但是这个牵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的变小。

毛文龙本是明朝的一个低阶军官,沈阳之战时,毛文龙以都司之职率兵援助朝鲜,辽东失陷后,毛文龙从海路逃回,乘守备空虚杀死后金镇江的守将,后被明政府任命为总兵,意在从海路上给后金捅刀子。

可以说,虽然被任命为总兵,但是由于皮岛的面积狭小,所以毛文龙麾下的部队实际上并不多,所以能起到的牵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

不过毛文龙还是遇到了一个好上司,登莱巡抚袁可立看出了皮岛的重要性,便上书组建东江镇。此外,为了支援毛文龙,袁可立还上书朝廷请求增兵。《明熹宗实录》云:

“部议以闽兵三千过海,宜催之速来,淮兵八千已至登莱,并贾祥所领浙兵三千一百,同闽兵俱当速发,为文龙用。又多运米豆布疋以为军饷,衣装之资庶足从彼制。奴不敢窥关,而关上守备益易修矣。上是其议”

可以说有了后台,有了兵将,毛文龙可以大放光彩了。不过他还是改不了一点毛病,正如诸多兵油子一样——吹牛皮,而且特能吹。

比如在天启三年十月毛文龙塘报自己收复金州,并上书请功。

“平辽总兵毛文龙塘报刘爱塔之死遣张盘潜师夜起遂复金州今欲据金州以图三卫又报奴欲西犯榆关遣师渡江以伐其谋暗置空营更易旗号于是有满浦昌城之捷斩获奴级一百三十八颗获奸细四人及夷器等物奴耳目乱于梆声手足触于地炮东西奔命人马饥疲自相践踏而死者二万余人马三万匹”——《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十月辛酉

摘要两点就是毛文龙说自己攻下了金州,并且消灭后金兵力两万多人。这样的战报在当时来说,可谓大捷。然而就在满朝正要欢庆之际,登莱总兵沈有容的塘报,却是上奏金州之战明军失利。

“总兵沈有容塘报三月内统兵出海已见奴贼毁弃金州不守又报六月内有张盘风飘至麻洋岛船坏寄居又报九月初二日奴贼知金州有人遣人将在城兵二百掩杀殆尽张盘向住麻洋奴肆焚烧而毁其城垛城角以去”

再要来说就是毛文龙在金州被后金的200守城军杀败。如此唐突的两份奏报引起了明僖宗的高度怀疑,一事他下令让袁可立前去调查此事,而袁可立回来之后的奏报又是这样的:

“上谕兵部著该抚查明登莱巡抚袁可立奏刘爱塔事洩而金州空沈有容有登兵势寡四不可守之议而张盘毅然入而据之此毛文龙所以有金州已复之报也奴酋闻金州有人率众以至张盘退居麻洋岛此沈有容所以有九月初二之报也此金州复与不复之实也至于满浦昌城之举当以赶杀首级获奸细夷器等项为实功而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然其分兵设奇举火放炮使奴东西奔驰如弄于股掌之上当优叙以为用谋者之劝 上降敕谕奖励赏文龙银一百两蟒衣一袭又发帑银三万两劳赏诸将士并命所司议处钱粮接济”——《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十月辛酉

摘要来说,毛文龙消灭两万多敌军纯属扯淡,但是他成功的做到了让建奴疲于奔命,功劳也是有的。这样的陈述,可以说是非常公正了。

但是把牛吹到这个份上,自然是给满朝文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是从这里开始,毛文龙的悲惨政治生活开始了。

不过只是吹牛也就罢了,毛文龙还杀良冒功,并且让朝廷和附属国都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

“文龙守身弥岛,在陆汉人,皆被胡兵所杀。贼既退.毛兵出陆作乱,攻陷碧撞、广坪等堡,驱掠子女财宝。文龙又募汉人,斩朝鲜人被俘逃归者三四千人,称以贼级,以捷奏闻……时文龙乘贼有无之隙,纵兵杀害,剃头作勒.以邀功赏.我人之被杀,不知其数,女人及未冠者,益不保。”——《朝鲜李氏实录》

宁远一战时,朝廷为了缓解宁远城的压力,明僖宗下令毛文龙出兵捣毁后金大本营,并承诺招办就加官封爵。

“得旨奴报紧急即著总督王之臣同经略高第守关□议行事其道镇等官或出关防御或调兵固守俱著相机策应同心戮力务保万全仍飞骑传与毛文龙袭后捣巢果能灭贼雪耻朕岂爱通侯之爵以赉劳臣”——《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正月丙寅

自知实力悬殊的毛文龙畏敌不前,拒不营救,时候明僖宗大怒称毛文龙无视朝廷:

“得旨功罪原分两途信赏必罚系朝廷操柄毛文龙即使有功岂得代人赎罪况奴酋入犯文龙全不知觉牵制安在辄敢言功乃为失陷封疆之人求宥藐视朝廷是何法纪念海外孤军姑不究。”——《明熹宗实录》

而后毛文龙狡辩说自己曾经出兵海洲,并且牵制了部分后金军,但是这一说辞很快就被蓟辽总督阎鸣泰质疑,原因是海州距离毛文龙最近的陆地据点也有千里之遥,而且并没有收到海州有过战斗的奏报,随后戳穿了毛文龙的谎言。自此之后,朝廷对毛文龙越来越失望,几乎弃之不理。

不过我们的毛总兵也不是寸功未立,在天启六年五月的袭鞍山之战,明清双方都有记载,足以说明毛文龙的牵制作用多少还是有效的。

“平辽总兵毛文龙锍言原差哨探内丁金尚智等称奴酋竟要越义州宁远奔攻关上已将战车弓箭事事齐备准于二十日过河臣即飞调各该将领刻期水陆官兵奋勇速进一挫奴之前锋一捣奴之中坚一袭奴之后寨一邀奴之归路联络声援张疑设伏前至凤凰城宽奠叆阳等处分投接应将领林茂春曲承恩等攻击蛮子鞍山等堡在阵活擒渠魁二名活夷八十三名阵斩首级六十三颗备造清册另文俘角□羊其阵亡官兵四千余人章下兵部”——《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闰六月丙辰“五月初五日,明将毛文龙遣兵袭鞍山驿,城守巴布泰败之,诛其兵千余,擒游击李良美等,帝闻鞍山有警,即夜入沈阳,诸王俱向鞍山进发,至途中,闻敌兵已败,乃回。”——《满洲实录》

由此可见这确实是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唯一的争议点在于毛文龙上报的战死人数要比后金的记录多了小3000人,这里后金自然没有削减战功的必要,也就是说十有八九还是毛文龙多报了战死人数,原因也是很好理解,损失大,朝廷补助就多。

这次事后,甚至袁崇焕都为毛文龙请过功。

“袁崇焕奏。。。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宁锦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山中闻见录》

看到这里,我们基本就可以确定毛文龙的作用了,虽然仗打得不咋地,但是确实起到了牵制作用,而且在面对后金的劝降,毛文龙还能巧妙的回绝,也可以说是对大明比较忠心了。

“七月乙酉(初二),建州主移文毛文龙议和,李永芳移文龙书言,在辽族属,尽行优礼,诱文龙同叛。”——《山中闻见录》

不过故事还没结束,因为题主的第二个问题是袁崇焕杀毛文龙杀得对吗?

按理来说,纵使袁崇焕有千般大的权力,也是不能杀了毛文龙的,这很明显是犯了僭越罪,但是毛文龙又是否该死呢?

按照袁崇焕的说法,毛文龙不服从管制,无视组织,更要命的是,他还卖粮资敌,通敌叛变。

在这之前,要先讲清楚毛文龙的牵制作用是怎么被削弱的。

除了皮岛一地,毛文龙所控制的东江镇还包括了辽东半岛上的广大土地,这里也是东江军的屯田区。但是到了天启七年,皇太极使阿敏率三旗后金军夜袭东江,毛文龙兵溃,弃守铁山、义州陆上根据地,退入皮岛。失去了陆地的根据地,仅凭海上的孤岛,可以说是起不到什么牵制作用的,在随后的宁锦大捷中,毛文龙并未出兵支援,足以说明东江军气势低迷,失去了牵制作用。

然而祸不单行,因为失去了军屯,所以毛文龙的粮草供给只能靠朝廷来支援,而崇祯元年,因为气候原因,全国粮食减产,这就导致了整个辽东战区全面断粮缺饷。按照《崇祯长编》的记载,辽东各地因为缺饷而造成了士兵哗变:崇祯元年七月,宁远因断饷引发兵变;崇祯元年七月,蓟门因欠饷引发兵变;崇祯元年十月,锦州因欠饷引发兵变。

作为重灾区,东江镇的情况更为危机,因为没有粮食,军民出现了大批量饿死的情况:

“山坳僻处之间尽是白骨成堆肝肠余汁惨莫惨于此痛莫痛于此内地尚作观望恬不忧愁”——《东江塘报》天启七年

因为讨不到粮食,毛文龙直接开怼皇帝,引得明思宗勃然大怒。

“平辽縂兵毛文龙请诣阙直剖心迹言臣势处孤危动遭掣肘功未见其尺寸怨己深于寻丈而皇上知之否中外臣工于兵家奇正之法彛地山川之形或未深知故人持一论终非煞著惟臣居辽日久探讨独到无柰地隔天寥笔难代舌而皇上知之否属国残破之余缓急无望一应接济合于夏秋两季及时顿给以便转运其间裒益调剂厥有权宜而皇上知之否其他语多杰骜旨云毛文龙本以义勇简任东江数年苦心朕所洞鉴人言何足置辩报闻 ”——《崇祯长编》崇祯元年五月

因为讨粮无果,毛文龙被迫接受了间谍王子登的意见,开始和朝鲜、后金展开贸易,来换取钱粮。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是先通过余粮布匹来换取后金的貂皮,然后将貂皮高价贩往内地和朝鲜,之后买取更多的布匹粮草,回来后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给后金继续贸易。

“胡差五人及護送唐差一人, 將輕貨四五駄, 出自蛇島, 直向義州之路, 問于唐人, 則秘不明言。 毛將之與虜相通, 爲後日地者, 果似分明。 黃戶部方在島中, 不可不密通情形於戶部, 使之默察應變。”——《仁祖实录》“近日山东登府总兵本道,不时差船到沿海上岸出哨,登州道又到皮岛,或有下边将领,差人接取亲友,亦未可知。我自然禁他,决不可听下人说谎。我与你做此事,决不可失信。忙中草草,此复。”——《满文老档》毛文龙等处来信,毛文龙降书四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毛文龙成功的度过了皮岛的饥荒,而且还缓和了同皇太极紧张的关系,不过也是在这一次次的交易中,加上朝廷将毛文龙越推越远,终于使毛文龙出现了反叛的内心,在《满文老档》中记载了毛文龙写给皇太极的六封降书,甚至在第六封降书中毛文龙还为皇太极出谋划策

“无论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我不分尔所得,我亦不归尔管辖。特致书以闻。”——《满文老档》毛文龙等处来信,毛文龙降书六

由此看来,毛文龙虽然不该由袁崇焕杀死,但是也应该被朝廷处斩。不过想来毛文龙的经历,落得如此下场,除了个人原因,也是说没碰上一个好老板。

文献参考:《满文老档》

《明实录熹宗实录》

《崇祯长编》

《朝鲜实录大集合》

《三国演义》小说里,刘备为什么称赞“子龙(赵云)一身都是胆”

这时在曹刘汉中之战时,黄忠刀斩了夏侯渊。这时曹操亲率大军来到了前线。

一次,曹操的运粮车队路过北山下,黄忠前去劫粮,因去时间过久,赵云带少数兵卒前去接应。赵云见黄忠被围,两次杀入重围,救出黄忠极其部将张著。

曹操在高处看到赵云前后突击,犹如无人之境。赵云且战且退,曹操命令大军追赶。赵云军寨见曹军杀来连忙关闭营寨大门。赵云却让将大门打开,偃旗息鼓。自己单枪匹马立在大营门口。曹军见赵云立马横枪,知其英勇,不敢近前。又担心赵云身后有伏兵,随即回马撤兵了,赵云带兵趁势以弓箭射杀曹军,曹军大败而逃。


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大营,知其作为,赞扬赵云“真一身都是胆矣”。后来赵云被称为“虎胆将军”!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