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 > 秋浦歌

秋浦歌

日期:2023-10-07 12:33

【秋浦歌】原文

火照天地,红星散散紫烟。

南浪的歌声感动了明月之夜的汉川。

【秋浦歌】翻译

秋浦的夜色渐深,明月照耀着安静的大地,一切都很安静。冶炼厂里的火被点燃了,火花四溅,浓烟滚滚,照亮了天地,给寂静的夜晚涂上了一层红漆。红色的火光映照着人们的脸。他们在月光下工作、唱歌。歌声打破了夜晚安静神秘的气氛,也震颤了冰冷的海水。

【秋浦歌】欣赏

秋浦,位于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铜的产地之一。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左右,李白漫游于此,写下了一系列诗篇《秋浦歌》。本文是其中的第十四篇。这是一首正面描述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它在我国广大的古典诗词中并不多见,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散紫烟。”诗的开头就呈现了一幅色彩鲜艳、气氛热烈的冶炼景象:炉火熊熊,红星四溅,紫烟腾腾,浩瀚天地都被红色覆盖。火被点燃了。诗人用了“照”和“乱”两个看似平常的词,但一旦提炼成诗,冶炼场面就变得绚丽起来。通过这生动的场景,不难感受到诗人的新奇、兴奋和惊奇。

接下来两句“南郎照月夜,歌声动汉川”,过渡到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写。诗人用粗犷的线条,略为勾勒形象,冶炼工人雄伟刚强的形象跃然纸上。 “南郎”二字新颖有趣。 “南”本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指的是人的脸在火中映出的红色。从“南郎”二字,我们就能想到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勤劳、纯朴、热情、大方、乐观的性格。结语“歌声感动汉川”,完成了前一句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们边干活边唱歌,他们嘹亮的歌声让冰冷的河水泛起涟漪。诗人没有具体说明他们唱的是什么歌,读者可以进行各种补充和联想。歌声震撼了汉川,当然不是。这正是诗人独特的感受。虽是夸张,但却极为生动。如果说“南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火光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句话则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的赞美和赞叹。 。

这是一幅秋夜冶炼的壮丽图画。在诗人神奇的笔下,光、热、声、色相互交织、映衬,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对比鲜明,将火热的劳动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该形象确实是古诗词宝库中璀璨的艺术瑰宝。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