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然 > 鹅掌柴

鹅掌柴

日期:2023-10-04 16:16

  1. 名字 谚语Schefflera
  2. 拉丁名:Schefflera heptaphylla
  3. 科 类别:五加科
  4. 属 纲:鹅掌柴
  5. 部分 名称:光辉鹅掌柴、小叶手树、鸭脚树、遮荫树
鹅掌柴生态习性

鹅掌柴为常绿灌木。枝条多,枝条紧。掌状复叶,小叶5~8枚,长椭圆形,革质,深绿色,有光泽。圆锥花序状的花序,有浅红色的花朵和深红色的浆果。

性喜温暖、湿润、半阳光充足的环境。宜生长在深厚、肥沃、酸性土壤中,对贫瘠土壤稍耐。鹅掌柴生长适宜温度为16-27℃。 3月至9月气温21-27℃,9月至次年3月气温16-21℃。在3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气温不低于5℃。如果温度低于0℃,植物就会被冻住,叶子就会脱落。然而,如果茎完好无损,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出新叶。

藜木喜湿,怕干燥。当空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充足时,茎叶生长茂盛。但浇水过多会造成积水、烂根。如果盆土缺水或长期干湿,就会发生落叶现象。鹅掌柴对暂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的适应性。

鹅掌柴对光的适应性较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处均可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的关系。光照强时,叶色变浅,半阴时叶色变深绿。杂色叶种的颜色在强光下更加鲜艳。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盆土为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物。

鹅掌柴主产地

鹅掌柴原产于南洋群岛。 1658年传入英国,后扩展到欧洲和美洲。目前大洋洲和非洲也大量栽培,成为重要的室内骨干材料。广泛分布于西藏(察隅)、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植物。有时生长于海拔100~2100米的向阳坡地。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鹅掌柴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幼时小枝密被星状毛。掌状复叶互生,小叶6-11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被星状柔毛,花白色,芳香。浆果球形。果期为12月至次年1月。

鹅掌柴的园林用途

应用价值鹅掌柴一年四季常绿,叶子鲜艳。适合盆栽,也可单独种植于庭院。枝叶可作插花材料,也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叶子和树皮可用于药用。

鹅掌柴大型盆栽适合摆放在酒店大堂、图书馆阅览室、博物馆展厅等,呈现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春、夏、秋季节也可置于庭院阴凉处和楼宇阳台上观赏。可单独种植于庭院,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盆栽装饰客厅、书房、卧室,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它可以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空气。叶子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植物物质。此外,每小时可降低甲醛浓度约9毫克。

鹅掌柴管理和维护

播种和繁殖。 12月采收成熟果实,剥去种子,藏藏至来年春季播种。苗高5cm-7cm时移栽一次,次年即可定植。夏季应将植物置于半阴处,秋季应置于阳光下。也可以盆栽。

当光线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过快时,会出现大量落叶现象。因此,应注意光强的中间过渡。尽量避免过于剧烈的改变。

因为它生长太快,要注意肥料和水的供应。但施氮肥过多时,斑种的颜色会褪色。若在根外喷洒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使杂色叶种颜色更加鲜艳。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