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孙权有几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孙权七个儿子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孙权有几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孙权七个儿子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日期:2023-10-04 12:15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的基础。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

同年,夷陵之战,刘备大败。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自然要立太子。就孙权而言,一共有7个儿子。

这七个儿子中,长子孙登可以说是最有德行的一个。所以,孙权登基称帝后,自然立长子孙登为太子。然而遗憾的是,孙权最看重的儿子却英年早逝。

孙登于赤乌四年(241年)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王。孙登死后,孙权其他儿子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最终孙权七个儿子三个病死,四个被杀!

长子孙登:病逝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去世,时年三十三岁。谥号为宣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孙权的长子孙登可以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相提并论。

两人都是非常能干的王子,都深受父亲的喜爱和重视。然而他们都英年早逝,并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明朝很可能就不会发生靖难之战。

对于三国时期的东吴来说,如果孙登成功即位,不仅东吴的国力会增强,孙权的其他儿子恐怕也不会出现悲惨的结局。

次子孙刘病逝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称帝后,次子孙刘病逝,年仅二十岁。

三子孙和:被杀

在二子孙禄、长子孙登相继病逝后,三子孙和就成了孙权事实上的长子。于是,孙和被孙权立为太子。然而,太子孙和却因遭到鲁王孙霸和权公主的陷害,逐渐失去了权力。

赤乌十三年(250年),被贬为章王,后封为南阳王。

建兴二年(253年),传闻太傅诸葛恪迎他,并判处他死刑。也就是说,孙和可以说是被东吴权臣孙峻所杀的。

建兴二年(253年)冬,孙峻杀了诸葛恪,升任丞相将军,从而杀掉了孙和等东吴宗族。

四子孙霸:被杀

孙权长子孙登死后,四子孙霸与三子孙和展开了王位继承权之争。这场夺嫡子之战虽然没有清朝九子那么激烈,但还是牵连了不少东吴大臣。比如鲁迅就因此受到孙权的指责,最终怒而死。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八月,孙霸因密谋杀害孙和被判处死刑,其同伙也被处决。

对于孙权的四子孙霸,《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作为百姓、嫡系,他们艰苦奋斗,不按规矩办事,坚持走危险之路。 ”那就是孙霸之死的结局可以说是你自己的错,不值得同情。

五子孙奋:被杀

作为孙权的儿子,孙奋首先被封为齐王。但因擅杀封建国家官员而被废为庶人,后被封为长安侯。

建恒二年(270年),传闻孙奋、上虞侯孙奉之一将登基为帝,这让当时的皇帝孙浩非常愤怒。于是孙浩将孙奋及其五个儿子全部处死,并废了他的爵位。

对于孙奋来说,没有发生叛乱,但是全家都被孙浩杀了,可以说是值得同情的。

六子孙休:病逝

吴国历史上,孙休是第三位皇帝。至于第二个皇帝,则是孙权的第七子孙亮。

太平三年(258年)9月26日,孙綝发动兵变,废孙亮为会稽王,迎孙休为皇帝。孙休接受三让,改年号为永安。对于权臣孙綝来说,他希望能够继续执掌东吴。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孙休并不是汉献帝刘协。孙休即位称帝后,与张步鼎封合谋除掉孙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不消灭孙威这个权臣,东吴很可能会像末年的东汉一样,朝政被权臣把持,君主逐渐成为一个君主。傀儡皇帝,如汉献帝。

所以,在东吴历代皇帝中,孙休是比较有成就的。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孙休在位期间,颁布了良好的制度,造福于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这成为东吴能够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后灭亡的原因之一。

七子孙亮:被杀

孙亮是孙权最小的儿子,但因为聪明过人,深受孙权喜爱。建兴元年(252年),十岁的孙亮正式登基称帝。然而公元258年,孙亮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失去了王位。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被贬为侯爵,在去封地的途中被迫自杀(一说是中毒)。他当时 18 岁。

所以,无论是被迫自杀,还是中毒,这对孙亮来说都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综上所述,对于孙权的七个儿子来说,他们的命运因为长子孙登的英年早逝而发生了改变。

在笔者看来,如果孙登能够顺利登基,其他兄弟作为君王,就不需要干涉东吴皇帝的皇位,自然不会遭遇悲惨的结局。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