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行 > 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出现过“花甲葬”的习俗?

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出现过“花甲葬”的习俗?

日期:2023-10-05 01:51

谢谢邀请

我是河北石家庄赵县的。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老人60岁就得活埋掉,有人不忍心活埋自己的父母,就建造了花甲墓。这种墓为圆顶,墓壁为圆形或八角、六角型,顶部留有一个方口,用来往下吊饭罐,每日由此将饭送入,什么时候地下的人归天,就将顶口封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赵县好多村子都发现了 “活人墓”。刘家庄村有一年,生产队浇地,坍陷了个小坑,水咕咕的流下去,一直灌不满。队长说,错不了,又是一个“活人墓”。胆大的年轻人扛上铁锹,去挖那个下渗的水眼,一挖就有戏,掀开或砖或石的顶盖,是一个只容一人下去的砖砌的小洞口,下面是瓶子状深达几米的砖洞,卧砖到顶,洞底一侧,再挖一个侧洞,里面有土炕,碗碟、纺车什么的。这就是村里人所说的“活人墓”了。

无独有偶。城东杨家郭村曾发现过七八座这样的墓。杨家郭是个有寨墙的村子,平原村庄有寨墙的不多,由此可见这个村庄的古老。

杨家郭与王家郭两村之间是孙家的坟地,有四五亩大。坟地里有十几个“活人墓”,保存完好的七八座。村里开展平坟运动时,曾从一座墓里挖出一个棺椁,是穿绫罗绸缎的古代女子,衣服颜色很鲜艳,可惜一见空气风就碎了。 “活人墓”里面蓝砖砌墙,墓底为圆形,三米多深,摆着桌凳,墙上有龛,用来放长明灯,应该是一些陪葬品。

赵县南西章与百户庄村是邻村,两村赵姓人共一块坟地。赵家坟有过竖井式的“活人墓”,比水井直径大些,有侧洞。

我认为,所谓“活人墓”其实就是一种土葬形式,即土坑墓。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流行,从地表向下掘一土坑作墓室,葬后用土填实。河北赵县这些发现的究竟是“花甲葬”、“活人墓”、还是土坑墓?你怎么看?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