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食 > 第十五节 踝足检查

第十五节 踝足检查

日期:2023-10-05 02:26

1。检查

1。肿胀

正常踝关节两侧可见内、外踝轮廓,跟腱两侧有凹陷。 当踝关节背屈时,可以看到伸肌腱在皮肤下运行。当踝关节肿胀时,上述 轮廓消失。

2。常见足部畸形

(1)扁平足:纵弓塌陷,足跟外翻,足前半部外展。

(2)马蹄足:踝关节跖屈,前半部着地。

(3)内翻足:内翻足常伴有足纵弓高度的增加。

(4)外翻足:足外翻,伴有足纵弓变平。

(5)马蹄内翻足:踝关节跖屈,足外翻,足前半部外展。

(6)马蹄足:踝关节跖屈,足内翻,足前半部内收。

(7)足跟畸形:小腿三头肌麻痹,踝伸肌无力,导致踝关节 背部伸展,站立时脚跟着地。鞋跟加大,前掌细。

(8)脚趾外翻:脚趾长轴向外偏斜称为脚趾外翻,常伴有足前半部。 脚趾变宽、严重外翻会导致第二脚趾重叠在脚趾上,即第一跖骨头的内侧 伴有滑囊炎和肿胀。

(9)锤状趾:近端指间关节挛缩,脚趾呈锤状。

2。触诊

注意检查踝部和足部病变常见的局部压痛点。跟腱断裂可以 触摸皮肤破裂后的凹陷处。腓骨长肌腱滑脱可发生在外踝后方 触诊时肌腱弹跳。触诊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时,应注意 对比两侧。

3。测量与诊断

踝关节的中立位置是脚与小腿之间成90°角,脚不内翻或外翻。 脚的中立位置很难确定。

1。关节活动范围

(1) 踝关节背屈:在膝关节屈曲和膝关节伸展位置分别测量,不包括小腿后侧 外侧肌群张力的影响。一般为20°~30°。

(2)踝关节跖屈:40°~60°。

(3)距下关节:内翻30°,外翻30°~35°。

(4) 跗间关节(足前部外展或内收)活动度:使用被动运动, 跟骨保持中立位置,通常各约 25°。

(5)跖屈和背屈活动:尤其是脚趾很重要。正常背屈约为45°,足底 弯曲度为30°~40°。

2。踝关节周长测量

测量内踝和外踝相应平面的长度,并与对侧比较。

3。如何检查足内侧肌肉的力量

(1)跖方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的力量测量:指导患者外展足底肌力。 脚趾,医生对这个动作提供了阻力。

(2)内收肌力量的测量:指导患者将脚趾向第二个脚趾靠拢。 运动提供阻力。

(3)腰肌力量测量:要求患者屈曲脚趾和跖趾关节,近端和远端 远端指间关节伸直。

(4)骨间肌力量测量:要求患者张开并闭合脚趾。医生 老师对这一行为进行了抵制。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