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Introzo百科 > 健康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日期:2024-01-25 01:54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应用该药前必须严格筛选病人,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或皮试强阳性者,禁用或慎用青霉素,有其他药物过敏史者应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

二、详细询问过敏史

为了防止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应用青霉素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确定对青霉素不过敏时方可使用,试验时应注意排除皮试液不纯、皮试技术不正确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极少数病人皮试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在注射后数分钟内死亡,为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应具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抢救措施。青霉素过敏反应除皮试阳性外,尚有如下几种情况:曾有过青霉素过敏或注射青霉素后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者;家族中有对青霉素过敏或因使用青霉素而致敏者;经常使用者(指1个月内2次以上注射者);注射青霉素后出现任何不能解释的症状或体征者;在应用青霉素前应询问是否对其他药物过敏以及过敏反应的表现。

三、用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

凡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前都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给药,结果为阳性者应禁用。皮内试验液的配制方法为:取青霉素1万U加生理盐水2ml溶解后即成,每毫升含青霉素200U。皮内试验液应现配现用,因放置时间过长可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做皮内试验时,应取0.1ml皮内试验液注入前臂掌侧下三分之一皮肤处,并避开血管部位,在皮内形成直径5~6mm的圆形皮丘,注射后维持30分钟,观察反应情况。

四、静脉滴注时先作试验性滴注

在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晕针史,有晕针史者应采取卧位注射,注射后观察15~30分钟后方可离开。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观察病人反应,首次用药观察20分钟,静脉滴注时应缓慢,开始每分钟不超过40滴,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增至每分钟60滴左右。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其中以Ⅰ型即速发型变态反应为常见。轻者表现为皮疹、哮喘、药物热、水肿等,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五、青霉素切勿与其它药物配伍

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易失活,不耐酸因而避免与酸性药物配伍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等;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呈物理混浊状态也不宜合用;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可增强抗凝作用导致出血;与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等合用可降低降糖药的血浓度;与避孕药同用可降低避孕药的血浆浓度而导致避孕失败;与强心苷类药合用易诱发心律失常等。近年来有关抗生素与西米替丁同用引起中毒反应及死亡的报道较多,所以抗生素类药应避免与西米替丁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此外与易致敏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合用也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近年来因服用美洛昔康(莫比可)引起高热和喉头水肿及诱发哮喘的报道屡见不鲜,因而不宜与美洛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并用。总之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宜单独给药,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免不良反应发生。

六、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如:面色、血压、脉搏等的变化并备有急救药品以便及时处理。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则要采取以下急救措施: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小儿酌减),严重者应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直至脱离危险期为止;给氧以维持呼吸道通畅;静脉注射琥珀酸氢化考的松5~10mg或地塞米松5~10mg;肌注非那根25mg或静脉注射10mg;因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时应紧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此外还要注意处理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因素即去除过敏原。经上述处理后病情不能缓解者应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并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升压药的应用等。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