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建武新政到底是怎么回事

建武新政到底是怎么回事

日期:2023-09-29 06:44

日本镰仓幕府灭亡后,后醍醐天皇于1333年6月(南朝元弘三年、北朝正庆二年)重新即位。

1334年,元朝改“建武”,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设立了最高中央机关记录办公室和杂项诉讼决策办公室,恢复了皇帝个人的政治机构。史称“建武新政”。

自1274年以来,蒙古军队两次渡海进攻日本。镰仓幕府的实力大大削弱,国家政局不安。

第88代后贺天皇去世后,皇室分裂为深草天皇系的知命院系和龟山天皇系的大觉寺系。这两支家族不断争夺王位和皇室财产的继承权。

对于这场纠纷,镰仓幕府趁机调解,决定由两家世系轮流继承皇位。史称“天下一分为二,两线并立”。

由此,幕府开始卷入宫廷政治。此时的日本,出现了南北朝两个朝廷、两个天皇的对峙。

出生于大觉寺的后醍醐天皇即位,成为第 96 代天皇。他一心专政,暗中策划政变。 1324年(日本烧酒元年)被幕府击败,史称“烧酒事件”。后醍醐天皇被流放到隐岐岛。镰仓幕府支持奇明院高元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下令进攻镰仓的北条氏(平氏)。

后醍醐亲王、高丽亲王、楠木正成(橘氏)等人聚集了畿内玄氏后裔等反幕府势力,举起武装力量与镰仓幕府军作战。此时,赤松氏、肥后菊池氏等各地武者也武装起来挑战帷幕,声势大盛。

足利尊氏见状,只得改变了方向。他在丹波国西野村八幡宫明确向全军宣布叛乱,并攻陷六坡滩海,史称“元弘之乱”。在关东地区,上野国(群马县)的新田吉贞利用地理便利,攻占了幕府根据地镰仓,消灭了北条氏。

1333年(日本元弘三年),赤松氏、楠木氏迎后醍醐天皇回京复辟,镰仓幕府灭亡。

仓幕府灭亡后,后醍醐天皇于1333年6月(南朝元弘三年、北朝正庆二年)重新即位。 1334年,元朝改“垦部”,皇帝权力进一步集中,设立了中央最高权力记录。该院和杂诉决策院是恢复皇帝个人统治的政治机构,史称“建武新政”。

二战前,建武一直是中兴通讯的象征。史家将其称为“建武政权”。

后醍醐天皇在宫廷中的所有新政策都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他只重用了京都的大臣和贵族,引起了武士阶层的普遍不满。

建武二年(1335年)七月,北条隆时幸存之子北条时之在关东起兵。对新政不满的近国武士聚集在一起,很快就成为了一支庞大的势力。时之率军逼近镰仓,却遭到足利直义的进攻,惨败。

1336年(建武三年),败将足利孝氏率兵叛乱,很快攻陷镰仓。

足利尊氏还于 6 月 14 日访问首都,向孝明天皇及其弟弟丰仁亲王表示敬意。 8月15日,太子即位,成为无圣器的孝明天皇。此后,两军继续交战,后醍醐天皇因长野名和等人在战斗中阵亡,败势逐渐加剧。天皇命令新田义贞在常平亲王和纲领的陪同下前往北陆。他按照足利尊氏之前的邀请,于10月10日返回首都。 11月2日,被授予小光天皇的圣器。建武新政仅用了两年半就宣告结束。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