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行 > 海安桑蚕茧

海安桑蚕茧

日期:2023-10-06 04:52

海安桑蚕茧是江苏南通海安的特产。“海安桑蚕茧”质量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地域特色。

海安桑蚕茧

江苏省海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海安桑蚕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海政〔2014〕84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海安桑蚕茧》(草案)

勺湖,与淮安经历沧海桑田

《勺湖胜景》方向东

水面弯曲如勺

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得名,如今已辟为勺湖公园,湖滨有一四层佛塔,湖光塔影,引人入胜。勺湖先前有十景,现今已恢复的景点有:“胜境长廊”、“勺湖书院”、“飘然一叶”、“金鲤戏波”、“曲桥钟鸣”等。另外,还有“涧谷流云”、“梅花春晓”、“勺堤垂柳”及“义霞落樱洲”等景点,它们各具特色,美丽而迷人。

勺湖园位于淮安城西北隅(现淮安区),古运河畔,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得名,历来为淮上名湖, 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旧有勺湖十景。现今已恢复的景点有: "胜境长廊"、"勺湖书院"、"飘然一叶"、"金鲤戏波"、"曲桥钟鸣"等。另外,还有 "涧谷流云"、"梅花春晓"、"勺堤垂柳"及"义霞落樱洲"等景点,它们各具特色,美丽而迷人。

勺湖园是淮安的历史文化景点, 据说勺湖是因构筑淮安古城,修补取土而逐渐形成的,与淮安城的历史同步。

清乾隆年间,阮学浩任湖南学政,乞归,"即其地为草堂,讲课其中,遂为勺湖草堂"。阮殁后,"门下士即塾中设位奉祀"。同治年间,顾云程督学湖南,亦"乞养",其时"故址仅存茅屋数椽,赁厄丁作酒肆",顾乃"备价赎回",增建水阁于厅后,别设享堂"岁一致祭"。顾卒后,并祀之,称"阮顾二公祠"。

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过文通塔,即踏上勺堤,左侧是绿波荡漾的湖水,右为与文通中学校园毗邻的白身青檐的云墙。

南门是依照寺院山门形式而修复的,大门上方的"文通塔苑"四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原江苏省书协主席武中奇先生所书。当游人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文通塔。

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近1300年。它原名尊胜塔,在崇祯二年(1629年),重修尊胜塔,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关于文通塔的传说很多:

清朝大学士汪廷珍是淮安河下人,在朝中他常常炫耀家乡的人文风采,因此,有些大臣很不以为然。道光年间,有个大臣路经淮安,他决定停留几天,一来观赏淮安的名胜古迹,二想试探一下淮安是否如汪大学士所说的文化底蕴深厚,老少皆能吟诗作对。谁知一连几天都碰了壁,他出的对子老百姓皆能对答如流,但他仍不死心,临行时许多人来送他,他立在船首,抬头望见文通塔,心想何不再试探一下,也可以借此炫耀自己的才华,于是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送行的人听了,只是向他摇摇头、摆摆手。他见状,很得意,回京后,他将此事说于汪廷珍,并讥讽地说:"淮安人也不过如此"。汪廷珍听了,哈哈大笑,这名大臣问你为何大笑,汪说:"送行的人摇头是不想答对,给你面子,摆手是已经答过了"。大臣问:"何以见得?" 汪廷珍举起一只手摆了摆说:"你看,孤掌摇摇五指二短三长"。大臣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妙哉!妙哉!淮安真是文化通天"。

过文通塔,即踏上勺湖湖堤林荫小道。过"神怡"、"清趣"二道玲珑别致的园门,随即可以看到一片湖光水色和随着水势变化而建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

碑园占地600多平方米,于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碑园中收集存放了淮安自唐宋以来的寺庙、文赋、墓志等方面碑文60余块,为古城楚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见证。园中的一合(二块)唐碑,四块康熙、乾隆、道光的御碑为国内少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御碑"雪作须眉",系康熙第五次南巡时,途经淮安,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氏老臣刘谦吉亲笔题写的。

湖心岛上原大悲阁旧地,现建的一座厅堂,东侧的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的石舫,舫上有两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色。湖心岛南北有虹桥与陆地相连。

园中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呈现眼而这些建筑,皆顺着地形水势,变代多样,色彩柔和宜人,庄重而淡雅。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她与北面的梅岭遥相呼应,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沧海桑田,水韵唐庄 ——海安市南莫镇唐庄村创建“水美村庄”纪事

【江苏消息】因拥有350多年“庄龄”、三条等级河纵横全村、率先建成挡、 蓄 、排 、灌 、降一整套水利系统工程而使地处江苏省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的边界特色村----海安市南莫镇唐庄村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水韵唐庄”,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水景之村”。

唐庄村自古与水有着不解之缘,350多年来,运河水奔流出她的灵气,里下河水流淌出她的秀气,天然河水激荡出她的大气,在人们心目中村庄形似展翅凤凰的唐庄是一方“水韵唐庄”。

唐庄村南临运河,西接里下河,北连353省道,东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000年青墩新石器遗址相近,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22个村民小组,常住923户,人口2793人,连续多年人均纯收入达19346万元,先后成功创建市全民创业先进村、南通市文明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省康居三星村、卫生创建先进村、绿化先进村、水利建设先进村等。

近年来,唐庄村上下同心协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村民筹劳筹资,坚持不懈开河筑堤建设,修路架桥,先后开挖三条骨干河道,全面清淤大小河塘,沿河修筑起三十多公里堤防,兴建起七座泄洪涵闸和四座全流域性封闭涵闸,6座排灌结合站,4座农桥,高质量造就成新时代“能引、能排、能降”的水韵唐庄村。广大村民满意地说;现在,大河里能游泳,小河里能洗澡,沟塘里能养鱼虾,真的是水美之村啊!

(一)凝聚共识:高标准创建新时代“水美唐庄村”。

水是生态之基,没有水,就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三千多唐庄人合力创建“水美唐庄”的“全民公识”。

唐庄村高起点立足“自然生态环境美,特色高效产业美、环境整治村庄美、富裕文明生活美”的“四美方针”,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八字目标,举全村之力实施以“水美支撑”,衬托“乡村之美”的水润唐庄大工程,全力推进农村经济和水环境协调发展,倾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升级版。

唐庄村与时促进建全“自控机制”,一是做强组织领导机制,村支书总挂帅,抓规划,抓投入。村主任靠前指挥,抓项目,抓规章。河长担职责,抓推进,抓落实,特别组建由退休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组成的编外河长队伍,常态化巡河、护水和督查。专业队抓实施,抓常态,抓长效。二是做好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微信、文艺、板凳讲习所、文化墙、宣传册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人人参与,造福人人”的浓烈氛围,切实将水美村庄理念宣传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二)凝聚合力;高质量实施水美唐庄创建工程。

唐庄村紧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立足村情,通过打造带线、促面工程实施,突出“全景”理念,突出全域整治、突出全民行动,不停留在为村民家门口增加一塘清流,一片绿色的层面,而是注重人与水和谐相处,将水美创建与改善农村环境,人居环境提升,推动水美村庄创建由“一阵风”像“四季风”提升,将站、桥、路、堤、闸、涵、渠、林、田、河有机统一,使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浑然一体,蔚为景观。

一是攻坚难点,决战河畅工程。唐庄村根据地形复杂,沟塘段多和客水穿境的实际,依据总体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申报立项,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勘探,村民自发出资出力,全面整治等级河,清淤天然河,复垦小河沟,特别注意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扒土机和人工结合的方法施工,共出动推土机3台,扒土机3台,手扶拖拉机4台、平均每天出动劳力30多名,共清淤80多吨,清除断头坝6 处,清理沉船,网簖、网箱120条处,做到施工一处,成功一处,发挥一片效益,形成一方景观。

二是主攻重点:决胜“水清工程”。唐庄村科学布局,争取各项支农涉水资金,发动乡贤捐资助建,集中投入,综合治理,整村推进,连片建设,新建节水渠5000多米,闸站4座,农路40多公里,铺设污水管道两处,清除临河小养殖场8个,消除水面漂浮物、杂树20多处,采用河长APP 巡河手段,以销号考核方法现场解决2个阻水物,违章建筑,集体放养10万尾鱼苗,全面打造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的水生态景观,为“水美村庄”创建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保障。

三是打造力点:合力实施“岸绿工程”。唐庄村全面开展河坡清理工程,彻底消除河道两侧岸坡和河塘沟渠陈旧垃圾、暴露垃圾,达到岸坡干净整洁,无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户配套分类垃圾桶,适时清运,同时清理河道两侧护坡,绿化林下无种植,根除乱垦乱种现象,并大力采用乡土植物植绿造绿,栽植垂柳、夹竹桃等乔木搭配植物群落,形成河坡“四季绿”景观。

四是创建亮点:擦亮“景美工程”新底色。唐庄村着眼建立新时代生态美丽村庄,坚持整治、修复、建设、提升、出新、管理相结合,美化村容村貌,保持水土植被,弘扬水乡文化,长效管护环境,新建1个水边小游园、2个临水亭台、3处垂钓台、两个百亩水稻种植园,原汁原味再现乡土美、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真正为广大村民切实增强“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理念,分享到“水美”成果、幸福红利,打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新时代自然、生态、宜居、和谐的“水美特色村”、品质乡村。

“花香蝶自来”。唐庄村更注意依居水美村庄美景,致力发展和催生别具一格的水美经济、乡村美丽经济,招引3个客商创办了50亩高档苗木花卉、果蔬、现代园艺茎地,创建了6处小河沟养鱼虾示范基地,两个乡贤达成投资亿元水润游园项目意向,开启了水韵唐庄特色游览新路子。海安市主要领导先后考察了唐庄创建工作,纷纷点赞:水滋润了唐庄村,“水美”成就了“水韵唐庄”。《中国老区建设》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导了唐庄创建成果,周边县市10多个观摩团来唐庄村考察观摩,放大了“水韵唐庄”效应。

下一步,唐庄村将瞄准生态唐庄、水韵唐庄的发展蓝图,持续巩固水美村庄创建成果,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农路提挡升级工程结合,与人居环境提升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着力使得水美村庄的每段圩堤、每一条河、每一条坡、每一座站、每一座桥富有水乡特色,成为当地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真正把唐庄村打造成精品农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依据,人民环境为亮色的河水更清、村庄更美、生态环境更优良、乡村特色更鲜明的“水乡明珠”。(供稿:严德本 陈广进 韦进卫)

编辑:汤志星

何必远行去西藏!磐安这里就可以看格桑花海......

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格桑花刚强,坚韧,

让很多人憧憬,向往去西藏一览它的风采。

如果可以,你无需远赴他乡,

我县云山旅游度假区内

就有这么一大片格桑花海。

紫的、白的、红的就这样静静得开着,

绵延的花海惊艳了初夏的时光,置身其中,

仙境般的美景仿若漫游画中,让人心醉。

格桑花的生长是节节高的趋势,

它的高度可以从四五十公分生长到一米以上。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格桑花多了黄色品种,

同样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不失挺拔。

格桑花是幸福的象征,

但也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

它的花语是“怜取眼前人”。

看它一眼,便忍不住记录下来。

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

风姿绰约的格桑花儿已经如约来到,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八瓣”幸福吧!

今年云山旅游度假区的

格桑花现在已经进入花期

观赏期大约在一个月左右,

最佳赏花期为5月20日左右。

行车攻略

县内游客:县城往云山方向3.5公里,经过大盘山温泉山庄门口,往花溪方向300米左右,新自来水厂旁边。

县外游客:磐安高速公路出口往县城方向到云山旅游度假区,再往花溪方向300米左右,新自来水厂旁边。

图:卢清风 张淑华 综合自临海旅游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