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Introzo百科
Introzo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 > 小米要收购黑莓?

小米要收购黑莓?

日期:2023-10-01 07:42

早在2013年,关于收购手机制造商黑莓的传闻就时不时流传,近日有消息称微软可能以70亿美元收购黑莓。尽管双方都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但考虑到黑莓目前的情况,出售可能是时间问题。关键问题是谁最适合或最有价值(对于收购方来说)接管黑莓?毕竟除了微软之外,之前也出现过一些并购传闻,比如三星、华为、联想、中兴甚至小米。 早在2013年,关于收购手机制造商黑莓的传闻就时不时流传,近日有消息称微软可能以70亿美元收购黑莓。尽管双方都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但考虑到黑莓目前的情况,出售可能是时间问题。关键问题是谁最适合或最有价值(对于收购方来说)接管黑莓?毕竟除了微软之外,之前也出现过一些并购传闻,比如三星、华为、联想、中兴甚至小米。 首先我们不妨看一下黑莓目前拥有什么实际价值,然后再分析一些传闻中的厂商还欠缺什么以及各自的发展策略,这样我们才能相对客观地判断如果黑莓真的收购了谁会收购黑莓。寻求在未来出售它。对自己更有价值。 出货量方面,据统计,黑莓去年共销售了850万部手机,而根据其上季度财报,其销售了130万部手机,ASP(平均售价)为211美元。据此计算,黑莓今年的出货量预计在500万台左右,至少低于2014年。这样的出货量对于希望通过并购大幅提升智能手机销量的收购方来说基本没有任何价值。纵观传闻中想要收购黑莓的厂商,每一家的出货量都大幅超过黑莓。不用说,三星、华为、联想、小米今年的理想出货目标都在8000-1亿台左右。数百万部黑莓手机的出货量不会对彼此的竞争格局产生任何影响。还有中兴通讯,销量稍差。今年的出货量也力争达到6000万台。至于微软,目前单季度手机出货量从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并购的价值。关键是结合黑莓手机的ASP,不会对上述厂商的营收和销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价值并不大。 接下来我们看看所谓的黑莓专利。众所周知,黑莓在移动市场拥有非常强大的专利储备,也被认为是并购中最有价值、最有价值的部分(对此我们持保留态度),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专利更多时候是a 这种防御方式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自身业绩的增长并没有直接的影响。黑莓自身的衰落其实已经为此提供了证据。再看收购方,三星、华为、中兴、微软也都拥有雄厚的专利储备,专利甚至已经成为移动市场的主要营收方式之一。例如,微软此前从Android厂商的授权费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其自己销售手机的利润。虽然此前联想专利储备薄弱,但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其专利方面的短板得到了部分弥补。那么只剩下小米了,专利被认为是小米进军海外市场的最大障碍。谈到海外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黑莓手机销量不佳,但其此前与海外运营商建立的关系依然存在。这对于正在进军并将海外市场视为新市场的中国制造商来说似乎更有意义。但也鉴于华为、中兴通过电信设备和网络建设与海外运营商建立的关系以及联想(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获得的运营商渠道,这似乎对他们影响并不大,所以剩下的就只有小米了。 第三是黑莓安全的价值。业界都知道,黑莓花了大约10年的时间打造和确立了无人能挑战的手机安全优势。例如,制作电影《采访》的索尼影业就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其网络大范围严重瘫痪。尽管超过3/4的自有服务器宕机,但他们还是转向了黑莓。使用外部服务器和大量旧黑莓手机维持公司内部正常电子邮件通信的事件无疑是黑莓安全性的最好证明。另外,未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其在企业市场应用的不断拓展,手机安全将是市场和用户,尤其是企业市场用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此看来,这对于传闻中的收购方来说似乎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考虑到中国厂商目前的策略,安全,尤其是关心安全的企业市场似乎并不是他们的主要诉求(主要是为普通用户扩大市场份额),所以剩下的就是三星和微软了。因为他们都有面向企业市场的业务。比如微软主打企业级业务,而三星也希望通过自身这两年的努力,以安全作为移动市场的差异化,巩固和拓展市场,但收效甚微。因此,收购黑莓应该有助于微软增强其企业市场实力以及三星在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这只是它有多大帮助的问题。 归根结底,黑莓的价值在于未来的车联网(互联网汽车)。在这个市场上,黑莓的QNX一马当先,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包括讴歌、奥迪、宝马、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捷豹、奔驰、路虎、保时捷、丰田都有。包括大众在内的50家合作伙伴,甚至有分析师认为,苹果的CarPlay和谷歌的Android Auto车载娱乐系统必须依赖黑莓的QNX平台才能良好运行。我们不知道这个分析是否夸张,但它至少说明了黑莓QNX在汽车平台的地位和技术基础。因此,对于未来瞄准下一个行业机会的手机或相关厂商来说,黑莓在车联网领域的商业价值不容忽视。这个价值点似乎就是上述厂商收购黑莓的原因。尤其是微软,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车载系统,但表现却一直不温不火。收购黑莓后,无疑将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导者,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市场无望的情况下。 ,当下一个产业机会来临时,占据领先地位非常重要。至于其他厂商,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有强烈的在这个市场发展的愿望,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小米未来注重生态系统的战略,它应该也对这个价值有需求。 综上所述,结合黑莓现有的价值,通过收购黑莓获得最大价值的厂商应该是微软和小米,尤其是小米。收购黑莓将为其手机扫清海外市场壁垒(如专利、渠道),同时为自己的生态系统增添重要的车联网,并在该领域与苹果、谷歌直接竞争,这对于提升小米的影响力非常有利。对于微软来说,从战略角度来看,在错失智能手机市场机遇后,通过并购抓住下一个行业机遇是极其有价值的。

关灯